除了炒鞋现在还流行炒汉服 转手赚6倍产业规模超10亿

来源:中国服装网2019/10/14 10:46:00分类:创投项目
标签:汉服
第一时间
10:46
热门跟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众群体的兴趣爱好经过发酵,也可以成为轰动一个时代的产物,一如1980年代的兰花、1990年代的邮票、2000年代的藏獒。
  当时间来到2010年代,互联网文化洗礼后的新生代,已经有了更多元的兴趣爱好。以球鞋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以盲盒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应运而生,炒球鞋、炒盲盒成了当前最热门的两种文化潮流;当然,汉服及其背后的传统服饰文化也不遑多让。
  近几年,汉服在我们国家已经从一种悄无声息的小众爱好,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超过10亿元的产业;如今汉服的消费者超过200万,并且仍处在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状态。
  在街头巷尾能够看到更多汉服着装者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听到越来越多通过汉服如何赚钱的传闻:一千元一套的汉服转手就卖出三四千,净赚三四倍;绝版汉服的价格,能够涨到十倍以上。
  据说,全球最贵的汉服,一身下来卖房子都买不起。
  1
  戒不掉的汉服

  “穿汉服出门会被打吗?”湖北小伙刘建是一位汉服爱好者,这是他最近在一个同袍群里提出的问题。
  同袍,如今是汉服爱好者互相之间的称谓。袍有袍泽之意,在古代被用以代指衣饰,《诗经》中就载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句。
  刘建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在不久以前,有媒体报道过数起汉服着装者在公开场合被人辱骂或者殴打的事件。
  左为韩服,中为汉服,右为和服
  武汉大学的樱花为当地一大知名景观,但该校素有禁止着和服赏樱的规定。2019年3月,两名男子穿着汉服入校赏樱时被保安误认为是和服,而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两人被保安按在地上”。另外在今年7月,媒体还报道了温州两名穿着汉服女子在街头被人殴打的案件。
  不过,刘建提问时连带发出的是一套龙袍的照片,被打的担忧在这里只是一句玩笑,并没有阻止他继续行动。10月2日,他身穿一袭华丽的明制飞鱼袍出现在武汉某公园,赚足了眼球。
  “我玩汉服主要就是想给别人看,这种被关注的感觉让我心理满足。”刘建说他从小学习成绩一般,父母工作繁忙根本无暇顾及,老师也很少关注到成绩不上不下的自己,这让他有了一种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然而汉服价格不菲,从数百元到上千元,甚至数万元不等。从上大学后接触汉服至今,两年里刘建已经买了大大小小近百套汉服,总投入至少5万元。
  相对于大学生捉襟见肘的经济能力,这份投入已经让刘建经常“吃土”(年轻一代对过度消费透支钱包的戏称),但他尝试多次“还是戒不掉汉服”。
  “它(汉服)就像有一种魔力,让你不能戒掉。”家里寄来的3000元生活费在10月2日到账,才过了一周,山东女大学生王丽已经花2600元买了两套汉服。想到接下来要面对一个月的拮据生活,她又开始懊悔了。最近,王丽在百度贴吧汉服吧里发出一条求助信息:谁能告诉我怎么戒掉汉服?
  王丽从初二开始买汉服,如今在山东某重点大学读汉语言专业。她酷爱汉文化,更喜欢身着汉服拍照,因为这让她能够感觉到“完全不一样的、完美的自己”。至于近十年里投入多少资金、买了多少汉服,王丽也记不清了:“约摸有个10万块,买了不下300套吧”。
  刘建和王丽都说自己精神“上了瘾”,像他们这样汉服装满衣柜的汉服爱好者,其实并不在少数。“汉服资讯”是一家收集、整理、提供汉服相关的资讯和信息的自媒体,其于今年一月份发布的《2018汉服产业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汉服爱好者数量已经达到204.18万人,其中拥有汉服10套以上比例为10.56%。
  过去的一年,汉服同袍新增了86万人,同比增长率高达72.87%。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汉服的拥趸者,尤其是以95后、00后为主的年轻学生群体,虽然经济能力相对有限,人数占比却超过了80%。
  在新生代精神消费潮流的推动下,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汉服文化,以魔幻般的商业角色,夹杂着“诱惑”“透支”“暴利”等等属性,又走回到了现实之中。
  2
  裙子也有鄙视链

  其实,担心“穿汉服出门被打”还有别的缘由,它来自汉服爱好者之间的鄙视链。
  许多汉服爱好者同时也是LO裙爱好者,比如电影《长江七号》的主角徐娇。LO裙,又叫洛丽塔裙,与汉服、JK制服(日本高中女子制服)并称“破产三姐妹”,三者都是样式可爱诱人而价格高昂,入坑者容易买到上瘾甚至破产。
  同袍着汉服集体出游
  2019年7月,四川一位女孩因身着山寨版LO裙出街,结果在路上被三名LO裙爱好者围堵辱骂以及抢夺手机,仅仅因为三人觉得“穿山寨出来就要挨骂”。
  这种正版看不起山寨版、限量款看不起普通款的鄙视链,在“破产三姐妹”中都有强烈的体现。就像一场最初就已设计好的电子游戏,界线分明的等级圈层、不同层次的精神体验,让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玩家绞尽了脑汁,也要挤进更高层级。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也掏空了钱包,甚至像媒体报道中的那样,畸形到连身体都可以作为交换代价付出。
  当身着昂贵的正版限量款汉服出镜,当这样的照片被朋友圈或者同袍群时,刘建和王丽说他们会获得更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但当回到现实中,他们又不得不为生计发愁。
  一种“以贩养吸”的消费习惯,就这样在同袍圈中形成了。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汉服的交易页面经常能看到一些同袍专用词汇,比如“防吃土出”“拍完片出”“收到不萌出”等等,乍看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闲鱼挂出的汉服转让信息
  不过从字面基本也可以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防吃土出”是因为经济拮据而选择交易汉服;“拍完片出”是指转让者已经身穿汉服拍完照片,因此选择交易;“收到不萌出”是因为转让者收到汉服后,因为对款式不满意而选择交易。
  购买汉服,体验后通过二手交易转让,再将转让得到的资金投入到新的汉服购买行为中,这在汉服圈并不少见。一些资深玩家带红所谓的明星款汉服后,甚至又可以通过转让从后来者身上赚取利润。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原价800元的绝版九尾狐涨至近6000元仍一件难求,凤凰于飞等绝版汉服价格也涨了两到三倍。在淘宝上,动辄上万元的汉服也不在少数,明制交领袄裙传统绣花琵琶袖汉服标价高达5万元,魏晋汉服剑客斗篷古装的售价也达到23800元。在今年9月12日召开的淘宝2019造物节上,重庆一对夫妇携带参展的“衔泥小筑”芳华绝代汉服,也卖出了6万元的天价。
  在同袍圈内,最贵的汉服是无价之宝,是卖房子也买不到的汉服周边产品“点翠”。因为材料取自珍稀动物翠鸟,如今纯正的点翠工艺已经被禁止,这种发饰也就成为绝版中的绝版,站上了汉服鄙视链的顶端。
  3
  一个暴利的偏门行业?

  无论是80年代的君子兰,还是90年代的邮票,一种小众的爱好从进入大众视野到成为众人抢购的畅销物品,必然要强调其稀缺性和保值/增值的性能。这种强调的声音,有时候是基于真实,有时却出自炒作。
  汉服的独特性出自设计及工艺,其价值和保值率均难以界定。例如,上述售价高达6万元的汉服,材料包括天然真丝、淡水珍珠、玛瑙、青金石、翡翠等宝石,这部分是可以估算其价值的;难以估价的是工艺及其代表的文化价值,这件作品系由两位绣娘耗时两个月手工珠绣而成,样式为唐制婚服。
  据媒体报道,“衔泥小筑”是由一对汉服爱好者夫妇创立的汉服品牌,2018年其店铺的营业额已经有数百万元。目前,这件卖出高价的芳华绝代唐制婚服已经被该店铺下架,或也已经成为汉服鄙视链上游的绝版。
  明华堂的工期已经排到一年半以后
  汉服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也就更长。在汉服产业中比较知名的一家企业“明华堂”的首页,目前挂出的制作工期已经排到2021年3月底,客服仍在处理10月7日递交的订单——也就是说,即使立即在该平台下单,客户也需要等到至少一年半以后,才能拿到自己心仪的汉服。
  如此狂热的消费者,如此长的订单周期,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有汉服爱好者对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表示,近几年汉服制作平台跑路并不少见,老牌汉服店还月集、镜心辞等多家平台都曾传出过老板捐款跑路的消息。
  另外,网上还流传着各种借汉服这一“偏门”赚钱的教程,教程制作者声称“汉服成本50元利润300%”,即一件200元的汉服刨除布料花费能赚150元左右;而售价上万元的汉服,批发成本也只有一千多元。
  “年入百万不是梦。”上述教程的发布者如是说道。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战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