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热门跟帖
今年6月29日,随着“传化股份”在深圳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徐氏父子依靠2000元借款和一口大缸起家、历时18年将一个家庭小作坊打造成为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的故事,也流传开来。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营企业与个人英雄密不可分。这一方面说明,民营企业往往是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闯出来的一片天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创业初期的民营企业缺乏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还有人才。而传化集团从一个家庭作坊成长为企业界的巨人,一直被人们当作商界的传奇神话。
1986年,正在杭州某公司财务部当会计的徐冠巨,突然染上治愈希望渺茫的溶血性贫血症,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下了2万多元债务。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父亲徐传化觉得只有做生意拼一把,才有可能走出困境。他的决策过程简单的不可思议:一次出差途中的闲聊,使他下定决心生产当时紧俏的液体肥皂。
当年10月,徐传化借款2000元,用一口大缸、一口铁锅和几只水桶,在一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生产液体肥皂。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液体肥皂很快赢得市场,第二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3万元,赢利3万元。徐家不仅还掉了所有的债务,而且小作坊也开始一步步长大。更没有想到的是,徐冠巨的病也渐渐好转起来。
1988年,徐传化租来3亩地,盖起了厂房,安装了锅炉,走上了正规化生产的道路。那一年,他到绍兴的一家印染厂送货,得知坯布油难清洗,于是便决定研制高效净洗剂,并把从印染厂带回的一块油布交给了儿子徐冠巨。
从1988年到1990年,徐冠巨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不断翻资料、做实验,凭借高中时学到的化学知识,居然研制出了“901”特效去油灵。后来,这种清洗剂成为传化集团的拳头产品,也成为“传化”进军纺织助剂及精细化工领域的先锋。
传化集团取得今天的业绩,原因何在?公司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如果没有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和鼓励,没有适合传化集团成长的良好环境,企业不可能有今天。每次在企业遇到“风浪”的时候,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传化集团都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上对该不该发展私营企业还有争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徐传化一家确实产生过不干的念头。关键时刻,宁围镇党委、政府把传化公司评为镇先进集体,把徐传化评为镇劳动模范。也正是“一朵大红花、一张大奖状”,给了他们继续发展企业的信心和勇气。徐冠巨常说,如果当年宁围镇党委、政府没有这样做,很可能就没有今天的传化集团。
从制造液体肥皂出发,“传化”进入日用化工领域;从特效去油灵出发,“传化”进军精细化工产业。经过十多年快速稳健的发展,传化集团现已形成了精细化工、日用化工、高科技农业、物流与商贸四大核心产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人事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成为资本运营与实业经营互动发展的现代企业集团。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