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镭:曾经梦想做总理(上)

来源:阿里巴巴2007/8/9 0:00:00分类:
标签:
00:00
热门跟帖
到1997年的时候,我听说有1000多万美元的生意,就是在我手上做成的。可那时候,我还从来没去过公司总部,没见过那机器是什么样,我手上只有两张产品介绍。 杨镭6岁开始读线装书,早已将“勿以利小而不为,不积小利无以成大业”这句格言铭记于心。掌上灵通这艘曾经濒临沉没的船,在杨镭的带领下,市值已经翻了25倍,公司员工从最早的70人扩张到今天的500多人,成为国内第一家凭借无限增值概念登陆纳斯达克的公司。最新财务报告表明,掌上灵通今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为9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倍,比上一季度增长了41%。 卖电脑卖出第一桶金 1988年,中关村刚刚崛起,后来的大公司,如四通、联想、科海等,都是那时起家的。杨镭对那个时期的印象很深刻,那时大家使用的还都是286、386,486才刚刚兴起。 “有一个同学打电话给我,说我们几个同学要搞一个公司,问我有没有兴趣过去聊聊。我们4个人就跑到他家去了。大家边喝啤酒边聊,很有点激动人心。然后我们4个就开始筹划自己的公司,当时主要的业务只是电脑销售。” 大家都很兴奋,似乎在酝酿一场伟大的革命,干劲十足。没有正规的创业书、协议书,利益分配也还没商定,凭的是口头的君子协议。大家约定,项目完成后,所有利润留在公司用于发展。 “一直到我出国的时候,都挺好的,大家都很遵守这个协议,没有出现问题。” 第一个单子,公司靠关系倒腾了一台486,当时486值4万多元,他们赚了一大笔。 后来又陆续接到一些单子。很快,他们在中关村租了一层楼,公司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和测试室。从倒电脑起家,到开展系统贸易,一年可以做到几百万的生意,公司的成长非常迅速。 当上万元户的杨镭,买了一双130多元的NIKE高帮鞋。那时他正读研究生,关系挂在单位,每月工资才102块。“那时穿NIKE鞋,感觉挺牛的,到了周末,我便穿着这双鞋去找其他三个人玩。在北京德胜门附近一家海鲜餐厅,一顿就吃掉几个月的工资。” “那时候我们特别兴奋,心想着十年的钱都挣回来了!后来一笔生意就是几十万的,可是很奇怪,我再也没有激动过,再也没有对钱激动过。” 后来杨镭去了美国,出国前杨镭把大部分钱都留在家里了,只带了700美金。 “那时如果我坚持下去,没准就是联想级的IT大鳄了。” 硅谷红卫兵巧遇风险投资之父 在美国,杨镭有“硅谷红卫兵”之称。《福布斯》杂志曾做过一篇报道杨镭的文章,题目叫《香港经济的淘金者》。后来美国一位资深记者又写了一本介绍杨镭在硅谷创业的书,书名就叫《硅谷红卫兵》。 1995年,杨镭回到北京,出任美国波士顿技术公司旗下的STI公司的CEO。创业伊始,杨镭想方设法节约成本。“我住在我妹妹的房子里,一下子从美国那个漂亮的房子,到了这样一个简陋的环境。房子很小,进去是一张床,剩下就没多少空间了,只够摆一个床头柜。那栋楼的门口堆满了自行车,百分之九十的灯泡是坏的。你回家时,得先把自行车扒开了,然后进入一楼走廊。没有灯泡,摸黑走,进到房子里,也是黑乎乎的,特别不习惯。整整8个月,就是这种生活。” 这8个月里,他不停地跑业务,不停地碰壁。到了第8个月,他接到了第一笔业务。接下来越做越顺。 “我加入公司是在香港,总部在美国波士顿,到1997年的时候,我听说有1000多万美元的生意,就是在我手上做成的。可那时候,我还从来没去过公司总部,没见过那机器是什么样,我手上只有两张产品介绍。” 杨镭第二次回到美国,给自己做了长远的打算。“第一我要进入这个行业。当时我特想进YAHOO,如果能进YAHOO,不给我工资我也干。我相信半年以后,公司一定会知道我是最好的;如果我能把YAHOO中国带回来做,肯定能做得特别棒。如果我进不了这行,就投资别人的公司,做风险投资;最后一招,就是自己搞.COM公司。” 有一天,杨镭在洗澡的时候灵机一动,冒出了网络情报的构想,就是帮助企业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动向。于是他找了三个志同道合的人迅速成立了一家公司——RIVAL WATCH。 不久,杨镭幸运地遇到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位大人物——美国“风险投资之父”阿瑟·罗克。阿瑟·罗克是一位传奇人物,整个美国的风险投资体系都是他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手建立的。“他是第一个投苹果的。他不止一次跟我说,他一生创办过500家公司,都很成功,很多家名列财富100强。外界传说此人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凡是他投资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我这个人挺喜欢挑战的,这件事看起来越没戏,这人越大牌,我就越劲头十足。” 杨镭得到了这位“金手指”先生的大力协助,4年下来,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杨镭在华人圈子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被推选为美国西海岸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2002年底,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访美,杨镭应邀与胡锦涛共进午餐,两位清华校友交谈甚欢。 尽管杨镭在美国已功成名就,,但他始终怀有“中国情结”,时刻关注着国内,尤其是上海的发展。因此,当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企业掌上灵通公司诚邀他加盟时,仅两个星期,他就果断地做出决定,只身飞往上海。2003年3月,杨镭正式就任掌上灵通CEO。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