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陈光标:巨富中死去是耻辱

来源:2008/7/10 0:00:00分类:
标签:
00:00
热门跟帖
核心提示:“中国首善”陈光标深谙“秀”之道。他的名字前面的头衔加起来有360个字;他的口头禅是“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他的随和表现在让毕恭毕敬的外人喊他“标哥”。他的眼泪也很著名,曾在电视节目中忆及童年大哭起来,在四川也留下不少痛哭的照片。 陈光标如是说: 人家说我沽名钓誉也好,作秀也好,图名图利也好,我都无所谓,因为我问心无愧啊。 我认为,我们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是最明智的选择,你不要想以后家产留给孩子,那绝对是错误想法。孩子培养不出来,你给他留100个亿,到澳门赌场1个月就能输光了,有必要么? 有的企业家认为,我捐钱了,这会影响我企业的发展,这都属于一种借口! 每个月按照利润的百分比来捐,每个月都要捐,把慈善制度化,就像人一天要吃三顿饭一样。慈善一定要做到要有效性和持续性发展。 我看到有些报道,比尔·盖茨的基金这样那样,啰里叭嗦的。世界上,包括中国有很多有嫉妒心的小人,就是这些人破坏和阻碍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现在把钱捐到慈善基金部门,都不知道干什么用的。现在好多慈善基金能提成10%、15%,同时基金上的钱有的放在账上涨利息,有的放在其他地方投资,这种慈善机构会影响企业家的捐款热情。 新民周刊7月10日报道 比尔·盖茨给自己打开了一扇视窗(Windows),新的人生开始了,新的慈善时代开始了。 慈善领袖盖茨已经做厌了IT巨鳄,现在要去普渡众生——赚最多的钱,然后做最多的善事。多少少年白日梦里的事,竟然成了真。这件事在中国的轰动效应,只会比在大洋彼岸盖茨的祖国更大。 很长时间以来,慈善在中国成了一个暧昧的词。在一个有“官本位”思想的国度里,慈善被想象成一条隐秘的攀附通道,或是一桩生意——真有人从这个通道里上去,再跌回原型,比如曾经的上海慈善大亨张荣坤。而中国的慈善传统,是士族和乡绅维护社会秩序的本能。 于是,中国行善者们分歧了,高调还是低调,这是个问题。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一部分极度高调来证明清白,另一部分极度低调选择纯洁。更多的人在观望,或者在盘算等我有钱了,或者干脆想着让钱财荫惠子孙。 更大的转机来自于地震,这带来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慈善运动,全民捐款然后议论那谁还有那谁谁捐钱的多寡。高调者更加高调,他们看到了慈善的良性循环;低调者更加藏紧了自己,他们看见了前车之鉴。王石在被叫做“王十”之前一天还在苦口婆心地说:不放高音喇叭也可以做慈善。 比尔·克林顿,当年与盖茨并称美国“两个比尔”中里另一个比尔,随着夫人竞选总统的失败,已经越来越淡出人们的心灵,但盖茨不会,他会比微软活得更久。少年梦一样的故事自有少年梦一样的纯真与勇气,与盖茨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中国人,若学到这两点,足以成就大善。(卞宁) 陈光标:高调行善高调做事 我以后最多给我孩子买套房,买部车,结个婚,就拉倒了,给他三五十万块钱(事业)起家拉倒了。 “把电视声音放大点,放大点,节目来了——别把我的台按错了!” 陈光标端坐在南京金鹰国际7楼的一间包厢里,等着四川卫视关于他的节目的播出。约定时间到了,节目却没播,一台赈灾晚会占用了荧屏。陈光标有点失望,等了一会儿,手下人和四川的编导确认节目当天不播了,陈光标让身旁的《新民周刊》记者继续提问—— “把电视声音开小点!” 7月2日的晚上,汶川大地震过去50多天了,被称为“中国首善”的江苏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光标仍忙得不可开交。他的声音一直中气十足、保持着高分贝,无论是回答《新民周刊》记者的提问,还是在公众面前的频密亮相。 当天傍晚,陈光标刚从北京做完5场报告飞回南京,再之前,是南京的3天8场报告,香港的3场报告……回到南京的短暂停留不过2天,在江苏省政协做报告的新闻刚登上当地媒体,7月5日,陈光标又现身北京,在全国人大下属机构主办的一个论坛上侃侃而谈救灾经历,他说国内名校排着队请他开学后去演讲。 眼镜片后面,他的眼里布满红血丝,这些天,他无暇睡眠,也获得了人生声誉的高峰。“中央电视台天天都能看到我,各个频道轮流播。”谁都知道陈光标这个带了60台大型机械去救灾的“中国首善”。 陈光标喜欢用“中国首善”称呼自己,这个称号是4月26日揭晓的“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颁给他的,他以1 .81亿的年度捐款额位居全国第一。林林总总的排行榜中,这个“榜”由民政部下属机构主办,带有一定官方色彩。同在4 月发布在另一份非官方的“胡润慈善榜”上,陈光标也排进了前10名。 汶川大地震以来,“富人的榜样”、“一个人感动了中国”、“中国的良心”、“常山赵子龙”——陈光标的美誉纷至沓来,他站在总理身边,他与成龙、濮存昕、刘德华等明星一起亮相灾区。 陈光标做慈善的规矩是要“秀”。他做善事总要喊上媒体和当地政府,拍照、录像、捐赠证书一个不能少。公司会议室里十几米长的桌子上,放满了各种奖杯和数不清的证书。奖杯和证书上方挂着的,是多张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幅合影,他深入思考过自己与政治的关联。在四川前线救灾的日子里,随行人员随时帮他拍下在各处的身影,发布到网上被争相转载。 陈光标深谙“秀”之道。他的名字前面的头衔加起来有360个字;他的口头禅是“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他的随和表现在让毕恭毕敬的外人喊他“标哥”;他的眼泪也很著名,曾在电视节目中忆及童年大哭起来,在四川也留下不少痛哭的照片。他的身边人认真地和《新民周刊》记者说,陈总受的那个苦啊,悲伤逆流成河。 陈光标喜欢问别人自己知名度怎么样。他的知名度远高于曾四夺“中国首善”的福建地产大鳄黄如论,他放言今年要再拿一个“中国首善”。他在江苏泗洪老家盖起天安门一样的大宅门,光地暖就用了500平方米。童年时住的茅屋也被他保留,特地盖了个大顶保护起来。 陈光标从不讳言慈善带给他的实利——捐得越多、得到的越多。他说慈善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意。他的主业——再生资源利用,说简单点,就是一边拆房子,一边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根据国家政策,这种环保产业可以享受税收上的优惠。 在中国高调慈善,注定是争议人物。主流媒体对陈光标的评价却鲜见争议,网络上也是接近100%的叫好率。有网友在网络社区发了个帖子质疑陈光标在灾区作秀,还没有一个回帖,就被版主删了,解释是“不能无端猜测动机”。人们看不见陈光标救灾故事各种版本细节的出入——无须与“侠之大者”计较这个,有人喊出要成立个“光标社”追随他。 两个网友撞车给他写了《史记·陈光标传》,其中一个评价他“起于寒微而富,是为能也,怜贫惜老,是其仁也,千里救难,因其义也,亲入险地,是其勇也,富不忘本,因其德也”。 被网友夸赞有佛相的陈光标已经像一个神话,一场灾难可以带来不少个神话。陈光标有时做完善事会附加表演一趟霍元甲的迷踪拳,他说自己没有套路,随心所欲,就是能赢。 我捐得越多,得到的越多 《新民周刊》:现在有多少精力花在慈善上? 陈光标:(百分之)五六十。 《新民周刊》:生意和慈善间的精力冲突怎么解决? 陈光标:我捐得越多,得到的越多。我回报社会,现在也看到了社会对我的无形回报。 我这次去救灾的60台机械,本来是到陕西、天津、河北去拆迁的,眼前看是个损失,无形中得到了巨大回报。以前搞废旧拆迁,我去求别人,到处找商机。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我是搞拆迁的,打电话给我,忙得应接不暇了,都让我帮他去拆迁。哈哈哈。 国务院新闻办要给我拍部电影,就叫《陈光标》,一分钱不要我的,都是国家给钱。昨天征求我意见,找那个写《任长霞》的作家来给我写,拍好后通过有关部门到全国各地去播放。以前看到电影里宣传的都是死人,现在要看到的是活的。呵呵呵。 下个月,联合国要给我颁个“勇士”奖,中国三个人。 《新民周刊》:什么样的动力一直支撑你做慈善? 陈光标:我和我夫人分床睡2年多了,为什么分床睡呢?我经常睡到半夜里面哈哈哈笑就醒了。为什么笑醒了呢?做梦就梦到有人在我手上改变了命运。 我小时候家里那么穷,10岁时候用暑假卖水钱去帮助别人交书学费,那第一次帮助别人自己感觉特别快乐。我的慈善事业是随同我的人生共同成长的,我一直在走我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人家说我沽名钓誉也好,作秀也好,图名图利也好,我都无所谓,因为我问心无愧啊。 《新民周刊》:你的手机彩铃是“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陈光标:这是我自己录的,就在河海大学播音室录的。 我是从一个农民出来的,一个苦孩子出来的,我发自内心非常感谢我们小平同志的30年改革开放。没有小平同志的 30年改革开放,那可以这么说,我陈光标现在还在家刨2亩地,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家也在家刨2亩地。既然富起来了,我们企业家一定要对财富有一种认识和认知。 俗话说,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很多民营企业家腰包都富起来了,特别像我们这个年龄,40岁左右的,50岁的,什么都不干,够家里吃两辈子的。但是有很多企业家就认为他的钱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没有关系。他认为他苦了多少年,钱都要留给他的子孙后代,这种想法是一种传统愚昧保守的想法。 我认为,我们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是最明智的选择,你不要想以后家产留给孩子,那绝对是错误想法。孩子培养不出来,你给他留100个亿,到澳门赌场1个月就能输光了,有必要么?你看现在浙江、广东很多企业家,上一辈的把企业转给二三十岁的儿子的时候,应付不了了,眼看要亏垮了,就兼并卖给国外了。 不懂政治的企业家做不强做不大 《新民周刊》:怎么看待“等我有钱了,再来做慈善”? 陈光标:小平说过,先富帮后富。 人心不要贪多,我这个月赚100万,下个月赚200万,我这个月赚200万,我下个月还赚1000万,这个无止境,这辈子赚100亿,下辈子还赚200亿呢。这种想法的人太多太多。要像我这样的,我第一年赚20万,拿3万帮助一个白血病的小孩。第二年我赚60万,我拿28万去帮家乡修了条乡村公路。 人生很短暂。下个月17日我40周岁,再来个40年就80了,眼看人生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