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看现代企业的生存危机

来源:2008/7/10 0:00:00分类:
标签:
00:00
热门跟帖
做企业本身就意味着风险,意味着危机,即使是最平庸的企业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拍电影也有风险,也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但不同的是,只要观众认可,其中所出现的败笔只要不超越其心理承受能力即可。就《神话》而言,就存在着诸如:画蛇添足般的印度剧情、场面虽壮观但显粗糙、对话太生硬、剧情的衔接令人难以接受等几大硬伤。但从网上的评论来看:《神话》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有几个败笔不代表不成功。有的网友甚至表示:“被《神话》忽悠也认了!”10月1日当天,《神话》全国总票房达到1000万元,刷新了9月23日首映的800万元的单天票房纪录,电影票房过亿元已经成为定局。 反观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情况却远非如此! 这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全球性的跨国集团还是不知名的小私营作坊。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企业的遭遇都可以称得上是“十面埋伏”。 企业的危机来自于企业的各个角落:战略决策的失误、盲目的国际化多元化扩张、感性化的投资冲动、产品存在的重大技术缺陷或质量问题、低效率的组织架构、管理混乱、纠缠不清的官司、媒体的曝光等等。这些问题一待条件成熟,都可能演变成一场场实实在在的危机,动一指而大厦倾。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我们认认真真健全、夯实企业基础管理的同时,对于如何规避企业生存危机显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在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每一场危机时,就会发现每次危机都有其事前的征兆,关键就在于问题在还没有成为危机前是否得到了重视。即:企业是否建立了一套危机前的预警系统及危机爆发后的危机处理管理系统。 在如何建立起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应变系统方面,很多国内外的知名企业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华为老总任正非《华为的冬天》之所以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就是因为其中所宣扬的企业发展忧患意识让业界人士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二、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分析研究各种与组织有关的潜在的危机形态,制定预防危机的方针、对策,并落实到组织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中,尽可能避免危机的发生;三、建立有效的社会信息反馈机制,监测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潜在的危机作出分析和预测,并随时准备把握危机中的机遇;四、制定具体的战略和战术,写出具体的危机处理书面方案,并保持信息的内部流通渠道,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对组织声誉的破坏性影响,建立有效的传播沟通渠道;五、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改善企业外部生存环境。 总之,做企业,没有神话!假若允许有神话的话,那也一定只是一个已经过去了的故事。 因为神话——永远,都只是故事。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