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都”的体育用品乔丹公司,虽然只属于中国二三线运动品牌企业,但是其成长历程还是非常独特且不乏智慧。1998年前后,在晋江即将掀起运动行业造牌之际,有一家鞋业公司以“乔丹”为品牌,也开始了自己的品牌之路。事实上,乔丹公司和JORDAN没什么关系——“中国的就只能叫乔丹(QIAODAN)不能叫JORDAN,耐克的JORDAN就叫JORDAN”。幸运的是,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乔丹是美国杰出的篮球运动员JORDAN的中文名。凭借品牌名称的先天性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联想度,再加上得力的市场开拓,这家企业得以在晋江上千家鞋企中突围而出。
5年之后,当年颇有不可一世气势的多数的造牌企业已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线;10年之后,人民币升值、招工难、原材料涨价、宏观调控紧缩等诸多不利因素显现,已有200多家鞋企先后倒闭,而且还在继续。但是,乔丹还在,而且活得不错。据2007年6月《上海证券报》信息,乔丹体育在泉州同城兄弟企业中排名第6,在国内拥有2500多家专卖店。
在中国,容许一批中小企业糊里糊涂地成长起来。
但是阶段成长之后,市场日渐成熟之后,我们就得考虑,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碎笔一
借助这种独特方式成长起来的乔丹品牌,品牌理念是有先天性的缺陷。
随着市场的发展,只有少数的品牌会存活下来。它们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而消费者也会逐步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乔丹丰富的内涵及与篮球的强烈关联,来源于美国篮球巨星JORDAN,他是帮助NIKE品牌崛起的重要人物,和中国的“乔丹”是没有关系的。虽然飞人JORDAN不再球场上挥洒,虽然乔丹已经获得不少国字号的荣誉……品牌仍然不会只是一个符号。幸运的是,乔丹公司已经完成了原始的积累,而且中国市场也足够大,并且还是新世纪里,最具潜力和上升势头的国际市场的重要部分。
有人说,乔丹重新打造一个品牌就是了。谈何容易!打造一个新的运动品牌,需要多少费用?风险性由谁来承担?放弃“乔丹”这个品牌,经销商愿意?
安踏、特步、三六一度、鸿星尔克、匹克无一不是依靠艰辛历程,把品牌一步一步打造出来的。它们的品牌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晋江本土的品牌。
把乔丹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做大、做深,还是一定时期里,乔丹公司值得做的。把这个资源充分利用,并且作为巩固中国市场的重要王牌。到这个品牌在中国布局成熟,开始开拓新品牌,可以是高于乔丹中档定位的品牌,并以新品牌来开拓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似乎是很遥远的事物,所以乔丹还有很长、很远的征程。
碎笔二
伴随世界领先的运动品牌阿迪达斯“没有不可能”的推出,中国领先的运动品牌李宁“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重塑成功,乔丹好像看到了这种风潮,在品牌宣传上推出:凡事无绝对。泉州很多体育用品企业都深刻懂得、领悟创新、创造的重要性,但是产品研发、品牌宣传,都存在非常明显的、主观的、积极的COPY,对象自然是NIKE、ADIDAS之类的国际大牌。
“没有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强调潜能、突破和进取,当然部分人只是片面理解为“可能”,而乔丹也来“凡事无绝对”。这种跟风、片面理解的宣传,对于虽然身处二三线位置的品牌而言,并无益处,相反只会让消费者觉得,没主见、幼稚。
其实,哪怕是二三线品牌的消费者,他们也非常看重其独立性和原创性。对于二三线品牌而言,更应当借助独特性的产品、品牌(全球品牌网)理念走出差异化的道路,让品牌在二三线脱颖而出。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