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活下去就有希望

来源:2008/8/8 10:24:00分类:
10:24
热门跟帖
 “活下去就有希望!”这是中小企业代表在上周本报与相关单位举办的企业座谈会上的共识。

  “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如是说。改革开放以来,佛山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上世纪八十年代突破条条框框,具有强烈市场意识佛山人,在农业“联产承包”的基础上完成了从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的首轮产业转型;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佛山中小企业从三来一补、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佛山企业再次走上了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转型升级路。

 在新一轮困境和挑战面前,佛山企业如何积极应对?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而这些对策对佛山企业渡过难关又有什么启示?本报在企业座谈会的基础上,将走进佛山五区企业采访报道,陆续推出《佛山企业再闯关》系列报道,为中小企业发展鼓劲,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邀请各界出谋划策。

  “我个人感觉,改革开放以来30年,这一次的冲击真正厉害,我们也真正感受到了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威力。”陈元安颇显忧虑地说。

  陈元安是佛山联达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话代表着众多佛山中小企业的心声。

  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今年以来,受世界经济放缓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和贷款利率、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国不少地区企业面临困境步履维艰,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

  春江水暖鸭先知,“寒流”来袭,感受最深的是企业。近日,多个行业的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均向本报记者表示,当前情况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各种不利因素已经超出许多企业承受的极限。“活下去”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南海区九江镇某鞋厂负责人黄先生表示,据其了解佛山很多小型鞋厂倒闭,因为其中大多是家庭作坊式,所以压力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不过他预计,到年底或明年初,如果情况没有转变,将有大批中等规模企业开始倒闭,由此带来的失业等压力就会增大。

  “家电企业碰到30年来最艰难的一年。”顺德家电商会秘书长赖晓明认为,“寒流”带来的既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生死存亡很大程度就看是否能熬过今年底或明年初了,如果无法突破目前的困难,徘徊于低端制造环节,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关门。

  南海某大型玩具厂有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困难并非今年才开始,两年前就已经出现苗头了。他说,只是今年以来多种因素叠加,使困难加剧。可以说,当前面临的困难已经超出了一般企业的承受能力。“对于这种形势,我有时候觉得很沮丧,有时候则觉得很无奈。”

  尚未出现企业倒闭潮

  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之一的佛山,到2007年底登记注册的29.57万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只有1478家,年产值在亿元以下的企业占99%以上,而且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家电、纺织、陶瓷、家具、五金、制鞋、玩具等,像国内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一样,其遭受的压力亦不例外。

  实际上,在今年上半年经济分析会上,一组数据已经初步显示出他们所处的困境: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市企

  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普遍上升,盈利空间受到明显压迫,今年1至5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同比回落3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9.27%。虽然当前佛山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和挑战,但专家分析,与珠三角周边城市、长三角等区域相比,佛山鲜明的内源型经济、以国内市场为主、以自主品牌为主等特点,至今为止,各行各业并没有出现企业大面积关闭的现象。

  据一些企业透露,佛山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突然间就困难了起来,最严重的原因就是之前有些企业有出现盲目投资,因此在银行资金运转上出现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今年下半年将会是这些企业是否能够存活的一个非常时期。   

  困境中企业反思发展模式

  面对发展困境,佛山众多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反思并谋求对策。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表示,这个时候活下来就是企业选择,而且是最好的战略,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此,哪怕是控制投资、关停部分生产线、降低产能也要保证现金流,咬牙“斗长命”。

  “现在遇到困境,我们反过头来看,也看到了以前犯了很多错。”陈元安认为,困境面前体现的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最关键的还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做到“人死我不死”,尽管这并不容易。

  “困境面前盲目悲观是没有必要的,企业应主动应对,从困境中寻找发展的机遇。”长期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王燕鸣表示,当前企业遭遇的困境,并不是国家经济形势恶化造成的,相反当前我国经济总体趋好,而且最近国家高层领导人频繁到广东等沿海地区调研,并上调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此外各方面消息表明,对中小企业利好的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正在酝酿中。

  “这次企业寒潮其实不全是坏事,好的企业可以留下,差的就淘汰出局。”不少专家认为,佛山企业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风风雨雨,在自主创新、市场拓展、品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积累的财富和经商经验、风险承受能力,都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在新一轮的困难和挑战面前,能勇闯难关的佛山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专家视角】

  中小企业“两头受压”举步维艰

  “很多企业家都说,这一次所面临的困难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最大的,这绝非危言耸听。”佛科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佛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望成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是说。

  杨望成认为在宏观环境上,佛山的中小企业与全国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都一样。在生产要素这一头,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能源、原材料价格以及环保成本都在不断上涨;在市场这一头,一方面,受国际环境影响,企业出口受挫,另一方面,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内需也在下降。总的来说,就是两头受压:成本上升,需求下降,举步维艰。

  杨望成说,但与跨国公司、国有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还有自身特别的困难,在融资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不仅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更为困难,而且当前企业想通过民间借贷,或者股东垫资,或者与供应商协商延迟支付货款,都更为困难。广大中小企业随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由于佛山几大支柱行业,如家电、陶瓷、纺织等等都是消费品,而且与房地产市场关联度非常高,目前国内国际房地产市场普遍陷入低谷,这些行业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为直接。

  不过,杨望成同时指出,困境中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佛山内源经济发达,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是在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不仅抗风险能力较强,而且根植性好,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迁的局面。而且佛山企业产品以消费品为主,需求虽然减少,但总是客观存在的。“空调坏了总是要换的,这部分的市场应该不会有大面积减少的。”

  五大挑战击中中小企业“软肋”

  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佛山中小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连日来,本报与佛山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市工商联、南海区工商联携手举办两场座谈会,并深入企业采访,广泛接触家电、家具、玩具、制鞋、陶瓷卫浴、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等行业的企业高层。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上升、银行信贷紧缩,被认为是压在企业头上的五座“大山”。而自身存在的五大软肋——过分依赖出口、结算多用美元、粗放型生产方式、劳动密集型产业、融资渠道单一,让佛山企业面临“风寒”时缺乏有效的免疫能力。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VS过分依赖出口

  佛山是个开放度和外向度较高的市, 2007年我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达72%和50%。去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油价高涨的影响,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消费需求萎缩。佛山企业明显感觉到海外客商下的订单越来越小。而出口退税下调,则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佛山市汇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邝达荣说,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出口额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超过50%。该公司每日生产120万个纸制礼品袋包装,单靠内需,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能。“订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