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
热门跟帖
伴随着全球金融风暴,刚刚经历了治理污染、产业重组阵痛的龙岗制革业,随即又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龙岗制革业风雨飘摇的现状,确实是一个让人心忧的话题。
深圳制革企业主要集中在龙岗区的坪地、坑梓、横岗街道,制革厂最集中的要数坪地的横岭工业区。近日,笔者走访了横岭工业区几家制革企业,往日的繁忙与兴旺已不再,与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景象不相协调的是多家制革厂门前的冷清与寂寥。据了解,横岭工业区的制革厂现在只剩下大概6家左右还能正常生产,大部分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工厂已经搬迁多时,业主也已经在旧址上改建新厂,用来出租给其它行业做厂房。还在正常生产的6家工厂分别是长达、深龙、双龙、坚成、上扬、瑞华等。其中,长达制革厂自己投资建造了污水处理厂,所以水场还在继续运转,而其它厂家因为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基本上已经停止生产了,也有人建议污水让长达厂来代为处理,但由于规模和费用问题,基本上没有人考虑。
深龙和双龙是两家裘革厂,由一个老板投资,他们也有自己的污水处理设备,因为其工厂以加工裘革为主,在某种程度上比处理制革来说要容易一些。而坚成、上扬、瑞华3家厂的水场基本上已经关闭,但涂饰仍在继续。据工厂内部人士透露,其实,有的工厂水场并没有取消,而是搬到了不远的东莞和惠阳边陲,离横岭也就几个山头,因为那里的制革厂没有被严格控制排污。也有厂家直接和外地的制革厂合作,使水场在其它工厂完成,而工人都是自己带过去的。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厂家并没有因为竞争者少了而繁忙,相反显得很冷清,问其缘由,一负责人表示,“水场停产了,现在很难接单,接到的订单又受到很多限制,难啊!”
另据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最近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去年相比,订单明显下滑,工厂今年的开门时间已经比往年略为延迟,但仍然无事可做。而往年这个时候除了要赶以前的订单外,还要应付新接的不少订单,工人忙得不可开交,出入工厂拉货的车辆络绎不绝,这样的景象在今年还没有出现过,什么时候恢复生机还不好说。但如果长期接不到订单,工人无事可做,而工厂照样要应付租金、水电、员工工资等高额开销,长此以往,关闭工厂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在最繁荣的时候,横岭工业区聚集了20家左右的制革企业,其中有包括号称“亚洲皮王”的联发公司属下的利达制革厂,但该厂在2年前已经被迫停产,原因是利达制革厂的上属联发公司涉嫌走私牛皮,已经被海关和国家有关部门予以查封和看管。据知情人士透露,联发公司被海关查封看管的存货皮料就多达几千万尺。而在上个世纪末,是整个深圳制革业的黄金时代,小厂一天出货一二万尺,而大厂就更多,比如联发公司,高峰时期每天可以生产10万尺以上的牛皮。而如今,深圳市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对污染行业实施强制政策使水场停工,以及全球金融风暴让这一盛况一去不复返,很多工厂一个月的产量很难超过10万尺。而多数厂选择到河南、山东、内蒙直接买皮料回来进行涂饰加工,然后再提供给龙岗、广州或东莞的鞋厂、箱包厂和皮带厂。
从交谈中得知,深圳有很多小型制革厂、加工作坊已经闻风而动,关门大吉了。有的本来就不景气,想寻找出路的企业也趁机改行做别的生意去了。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就规避了风险,而那些仍在苦撑苦守的企业还在等着制革业的春天。龙岗的皮革销售也是每况愈下。在龙岗比较集中的销售地——龙岗集银皮革中心,笔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商铺。这样一个由皮革、五金、电子、服饰等各行联合起来的销售商圈,呈现出的却是门可罗雀的景象,不见前来购物的客户,店里的老板也显得无精打采,玩游戏或者打牌或者闲聊打发时间,当问及年的皮革销路好不好时,许多人上来就大倒苦水。人和皮业的曾老板,师范大学毕业,弃文从商多年,做生意一向顺风顺水,现在也觉得很难撑下去,直言今年生意太不好做。吉利皮革的一个女店员倒是还在积极地清理货物,她对将来虽然持观望态度,但还是信心十足,她告诉笔者,皮革行过完年才开工,目前还无法预知行情,但销路总会有的,因为消费需要无时无处不在。
鸿瑞皮革的老板王先生是地地道道的温州商人,笔者前去采访的时候碰巧泉州一家皮塑公司老总前今来联络沟通,寻求商机。他们主要生产适用于服装、鞋业、箱包、家具、装饰等行业的PU、PVC人造革,正是王老板所经营的材料。在交流中,王老板丝毫没有下单的想法,泉州老板只好悻悻而归。据王老板介绍,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差很多,他们在位于华南城的门店已经关闭了,因此不需要货源。行情好的时候,年底的订单多得做不完,而今年则完全没有订单做。王老板介绍说,皮革行业的利润在10%~30%左右,如果一天销售几千元,还不够保本。更何况还有连续几天不开张的情况,而在去年销路好的时候,一天就可以销售十多万元的货。而在深圳华南城国际皮革皮具及原辅料交易中心,亦是一派冷清场面。笔者发现,已经有过半皮革、皮草档口关门歇业,部分还在营业的档口亦没有顾客光临。一位做细皮生意的李老板告诉笔者,很多商户都已经回家了,没走的等合同到期后也都要回去了,以后的形势很难预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我主要是跟外销厂合作,今年的形势就不用多说了,下一步想回内地看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皮革企业都是这样萧条,也有逆势而上的企业,几乎不受这次金融风暴的影响。温州王老板说有一些产品质量好、诚信度高、销售灵活、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赚钱。不管制革业生产与销售的真实情况到底是好还是坏,但不容置疑的是,这个经济寒冬似乎还在持续,龙岗制革业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迎来又一轮百业齐放的春天,必须在产品质量、产业结构、销售等方面多做文章。
深圳制革企业主要集中在龙岗区的坪地、坑梓、横岗街道,制革厂最集中的要数坪地的横岭工业区。近日,笔者走访了横岭工业区几家制革企业,往日的繁忙与兴旺已不再,与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景象不相协调的是多家制革厂门前的冷清与寂寥。据了解,横岭工业区的制革厂现在只剩下大概6家左右还能正常生产,大部分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工厂已经搬迁多时,业主也已经在旧址上改建新厂,用来出租给其它行业做厂房。还在正常生产的6家工厂分别是长达、深龙、双龙、坚成、上扬、瑞华等。其中,长达制革厂自己投资建造了污水处理厂,所以水场还在继续运转,而其它厂家因为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基本上已经停止生产了,也有人建议污水让长达厂来代为处理,但由于规模和费用问题,基本上没有人考虑。
深龙和双龙是两家裘革厂,由一个老板投资,他们也有自己的污水处理设备,因为其工厂以加工裘革为主,在某种程度上比处理制革来说要容易一些。而坚成、上扬、瑞华3家厂的水场基本上已经关闭,但涂饰仍在继续。据工厂内部人士透露,其实,有的工厂水场并没有取消,而是搬到了不远的东莞和惠阳边陲,离横岭也就几个山头,因为那里的制革厂没有被严格控制排污。也有厂家直接和外地的制革厂合作,使水场在其它工厂完成,而工人都是自己带过去的。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厂家并没有因为竞争者少了而繁忙,相反显得很冷清,问其缘由,一负责人表示,“水场停产了,现在很难接单,接到的订单又受到很多限制,难啊!”
另据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最近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去年相比,订单明显下滑,工厂今年的开门时间已经比往年略为延迟,但仍然无事可做。而往年这个时候除了要赶以前的订单外,还要应付新接的不少订单,工人忙得不可开交,出入工厂拉货的车辆络绎不绝,这样的景象在今年还没有出现过,什么时候恢复生机还不好说。但如果长期接不到订单,工人无事可做,而工厂照样要应付租金、水电、员工工资等高额开销,长此以往,关闭工厂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在最繁荣的时候,横岭工业区聚集了20家左右的制革企业,其中有包括号称“亚洲皮王”的联发公司属下的利达制革厂,但该厂在2年前已经被迫停产,原因是利达制革厂的上属联发公司涉嫌走私牛皮,已经被海关和国家有关部门予以查封和看管。据知情人士透露,联发公司被海关查封看管的存货皮料就多达几千万尺。而在上个世纪末,是整个深圳制革业的黄金时代,小厂一天出货一二万尺,而大厂就更多,比如联发公司,高峰时期每天可以生产10万尺以上的牛皮。而如今,深圳市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对污染行业实施强制政策使水场停工,以及全球金融风暴让这一盛况一去不复返,很多工厂一个月的产量很难超过10万尺。而多数厂选择到河南、山东、内蒙直接买皮料回来进行涂饰加工,然后再提供给龙岗、广州或东莞的鞋厂、箱包厂和皮带厂。
从交谈中得知,深圳有很多小型制革厂、加工作坊已经闻风而动,关门大吉了。有的本来就不景气,想寻找出路的企业也趁机改行做别的生意去了。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就规避了风险,而那些仍在苦撑苦守的企业还在等着制革业的春天。龙岗的皮革销售也是每况愈下。在龙岗比较集中的销售地——龙岗集银皮革中心,笔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商铺。这样一个由皮革、五金、电子、服饰等各行联合起来的销售商圈,呈现出的却是门可罗雀的景象,不见前来购物的客户,店里的老板也显得无精打采,玩游戏或者打牌或者闲聊打发时间,当问及年的皮革销路好不好时,许多人上来就大倒苦水。人和皮业的曾老板,师范大学毕业,弃文从商多年,做生意一向顺风顺水,现在也觉得很难撑下去,直言今年生意太不好做。吉利皮革的一个女店员倒是还在积极地清理货物,她对将来虽然持观望态度,但还是信心十足,她告诉笔者,皮革行过完年才开工,目前还无法预知行情,但销路总会有的,因为消费需要无时无处不在。
鸿瑞皮革的老板王先生是地地道道的温州商人,笔者前去采访的时候碰巧泉州一家皮塑公司老总前今来联络沟通,寻求商机。他们主要生产适用于服装、鞋业、箱包、家具、装饰等行业的PU、PVC人造革,正是王老板所经营的材料。在交流中,王老板丝毫没有下单的想法,泉州老板只好悻悻而归。据王老板介绍,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差很多,他们在位于华南城的门店已经关闭了,因此不需要货源。行情好的时候,年底的订单多得做不完,而今年则完全没有订单做。王老板介绍说,皮革行业的利润在10%~30%左右,如果一天销售几千元,还不够保本。更何况还有连续几天不开张的情况,而在去年销路好的时候,一天就可以销售十多万元的货。而在深圳华南城国际皮革皮具及原辅料交易中心,亦是一派冷清场面。笔者发现,已经有过半皮革、皮草档口关门歇业,部分还在营业的档口亦没有顾客光临。一位做细皮生意的李老板告诉笔者,很多商户都已经回家了,没走的等合同到期后也都要回去了,以后的形势很难预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我主要是跟外销厂合作,今年的形势就不用多说了,下一步想回内地看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皮革企业都是这样萧条,也有逆势而上的企业,几乎不受这次金融风暴的影响。温州王老板说有一些产品质量好、诚信度高、销售灵活、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赚钱。不管制革业生产与销售的真实情况到底是好还是坏,但不容置疑的是,这个经济寒冬似乎还在持续,龙岗制革业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迎来又一轮百业齐放的春天,必须在产品质量、产业结构、销售等方面多做文章。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