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6月30日361°上市开始,到2010年3月29日飞克体育成功上市,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晋江运动鞋产业链内便诞生了8家上市公司,这一数字是之前两年晋江运动鞋产业链上下游上市企业数量的两倍。
更令人欣喜的是,除了361°、喜得龙这样的终端产品生产商之外,包括星泉鞋材、火星鞋材、清美鞋材在内的上游产品生产企业也踏入了资本市场。晋江的运动鞋产业链步入了上下游集中上市的新阶段。
上游企业:打响供应商品牌
清美集团是今年年初成功上市的一家晋江鞋材企业:2010年3月17日,清美成功在新加坡上市,实现了公司主席兼董事长苏清远一直以来的心愿。
“正因为我们不是终端产品,才更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运作来规范自身企业的发展,借助资本力量不断做强做大,从而与终端产品一样打响自己的品牌。”提及清美集团的上市目的,苏清远如是说。在他的计划当中,清美上市后融得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扩大产能以及对企业技术中心的改造上,“技术创新”将是清美公司上市后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规范企业自身发展和打响企业品牌正是运动鞋这条产业链不少上游企业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的最终目的所在。在其中,便包括峰安这样已经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
晋江市峰安皮业有限公司的名字在运动鞋领域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包括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品牌都选择峰安作为它们唯一指定的皮革供应商。然而,峰安的知名度更多的只是在业内而已,这种状况让峰安董事长陈荣辉颇为不满。
“一双鞋,皮料和鞋底占的部分最大,可是在鞋上面,却只体现鞋企的标志。消费者只知道某个鞋企生产的鞋质量好,却不知道,正是因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皮料和鞋底,才保证了鞋的质量。”每当提起这一话题,陈荣辉总是颇感无奈。在他看来,包括峰安在内的上游企业要想摆脱这种困局,上市无疑是一剂良药。
“一个公司能够上市,代表着它各方面都很规范,相较于其他企业,相信一般的消费者肯定更信赖上市公司。而且,股民一旦购买你的股票,就表明他是支持信赖你这个公司的,也一定会拥护你这个品牌。那也将意味着,有多少股民购买你公司的股票,公司就拥有多少忠实的品牌拥护者。”陈荣辉分析。
事实上,陈荣辉的想法同目前晋江运动鞋产业链上游不少企业的做法不谋而合。截至现在,除了星泉、火星、清美这三家鞋材生产商已经踏入资本市场外,包括峰安、兴业等在内的企业也都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上市工作。晋江运动鞋产业链上游上市企业数量在不久或将大幅提升。
终端品牌:借上市快速扩张
对于那些原本默默无闻的上游产品生产商而言,促使它们踏入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而对于361°、喜得龙这些原本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颇有名气的终端品牌来说,选择上市则有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
对于自己公司的成功上市,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林水盘有着清醒的认识。“上市成功对喜得龙来说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功。今后,我们将通过与欧美一些高端品牌的协作,达成在中国销售的协议,正式进军国内一线城市,实现从产品经营者到品牌经营者的转身。”
除此之外,上市成功后,喜得龙也将进一步加大在品牌推广、品牌塑造、赛事赞助等方面的投入,并计划在3年内新增门店2500家。这2500家终端将主要分布在国内二、三线城市。而在上市之前,喜得龙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数量在3000家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同样是分布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林水盘认为,凭借此举,未来两三年,喜得龙将进一步巩固在二、三线市场的占有率。
喜得龙体育2009年10月30日在美国
喜得龙把扩张的目标放在了国内二、三线市场,而紧跟其后在马来西亚上市的喜得狼则瞄准了东北市场。喜得狼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鹏鹏透露,成功上市后,喜得狼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喜得狼的品牌地位,并扩展生产线。“目前我们的消费群是介于15至35岁的中阶层收入群。为了进一步推广与巩固品牌,公司聘请中国流行艺人张杰为品牌代言人。我们计划升级现有的部分零售店为概念店,并加强市场开发,目标是于2010年底在中国东北地区开设不少于200家零售店,以此扩展喜得狼品牌在这些省区的市场覆盖率。”
掀起一年内晋江运动鞋产业链密集上市浪潮的361°在成功上市之后,同样把企业发展的下一步放在了快速扩张上。该公司总裁丁伍号在公司成功上市当日曾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扩张十个核心市场的分销网络,强化361°授权经营店优势,全面发展及提升361°品牌。通过品牌延展,向下发展支线品牌,同时也将加大产品研发的投资力度,改善供应链管理,提升产能效率,最终形成以品牌优势为主导,研、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而在361°成功上市之后,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备受关注的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已经拉开了资本升级的大幕。要想在这场体育用品品牌争夺战当中不落下风,从资本市场上寻找资金支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