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自己脚小难买到合适的鞋子,家住沙坪坝区金沙港湾的吴翼从中发现了商机,从网购一族成功蜕变为小码鞋网店老板。此后,她还另辟商机,经营女式大码鞋、异型鞋等项目。如今她已辞职做起了专职网店主,营业额蒸蒸日上。
脚小遇尴尬
兼职开网店
去年4月,工作一年不到的吴翼被公司安排去参加客户的一个高档宴会,宴会要求着正装,女士需穿高跟鞋。
这个看似不太高的要求让吴翼很伤脑筋,为啥?从小到大,吴翼的脚都比同龄人小很多,即使现在身高有1.58米,她那双只有32码的“金莲”照样穿着像童鞋一样小巧的板鞋。
接下来那几天吴翼一下班就奔走于解放碑、江北、沙坪坝等商场,只有一个愿望:找双合脚的鞋。可事与愿违,商场的女鞋基本上都是35-37码,连34码的都很少。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加入了“小脚俱乐部”QQ群,和来自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姐妹们一起,在网上团购买回了一双小码高跟鞋。
此后的一个月里,吴翼像着了魔一样热衷于团购小鞋,也渐渐摸清楚了进货渠道、销售价格,并有了一大批小脚朋友,于是吴翼兼职做起了小鞋网店——巧俏鞋店。
先卖小码鞋
再卖大码鞋
第一次开网店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开张第一个月,鞋子仅卖出3双,赚了约150元,这让吴翼有些失望。
吴翼分析发现,店里的货品单一,款式也相对陈旧,自己开的又是新店,信誉度不高,在相同货物、相同价格下,顾客更愿意选择信誉度高的网店。
吴翼是个爱动脑子的人,随后她自己到朝天门、商场等地淘货,除了大量小码鞋以外,还进了一些大码鞋及异型鞋。“小脚有小脚的苦恼,大脚也有大脚的尴尬。”吴翼说,在后来上货的30多款鞋子中,不仅有39码、40码的大号女鞋,还有一些鞋码虽然不大,但适合脚肥或者脚瘦人穿的异型鞋。
这样一来,吴翼的网店以小码鞋子为主打,各种大码鞋和异型鞋也琳琅满目,顾客渐渐多了起来。开业第二个月,她的营业额就超过5000元,纯利润2000多元,她干脆辞职,做起了专职网店主。
开发异型鞋
建立生产线
除了从别人手中进货外,吴翼还渐渐开辟新战线,建立了一条自己的生产线。
吴翼一位亲戚是璧山县皮鞋加工厂的老板,在亲戚的帮助下,吴翼与某知名品牌商达成协议:购买该品牌正常码子以外的小码、大码鞋子加工权。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商家正常生产质量、数量的情况下,部分款式再额外生产一些异码鞋子,这些货品的经销权归吴翼所有。
“这是双赢的方式,商家获得了销售收益,而我也不用专门支付一大笔钱去设计鞋子、开模等。”吴翼说,从去年底开始,她已生产品牌异码鞋子8000多双,因为款式更新快、颜色齐全,再加上有品牌保证,除了网站零售外,吴翼的鞋子还批发给很多网店主,销售渠道完全打开,最高时一个月营业额3万多元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