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
热门跟帖
(一)成品图的分析
分析男式二节头鞋(见图1-2-9)要与女式二节头鞋进行之对,这样可以很快找到新的知识点。
1.结构
男式二节头鞋的结构与女式二节头鞋相同,同样属于耳式鞋中的内耳式结构。也就是说设计男女二节头鞋的取跷方法是相同的,之间的差别只是在于楦型的不同、部件轮廓造型的风格不同而已。
2.楦型
选用男式素头楦进行设计。这是一种生产大众化产品的鞋楦,楦型的跖围比脚跖围小半型(3. 5mm),有一定的抱脚能力;楦型的跗围比脚跗围大o.5mm,适于生产各种的绑带鞋、钎扣鞋、橡筋鞋等,利用辅助部许来提高抱脚能力。主要尺寸数据见表1-2-2。
3.部件
主要的帮部件是前帮与后帮,此外还有鞋舌和保险皮,同样是四种五件。
注意保险皮的外形有变化,配合整体的造型要求设计曲线形保险皮。
由于男鞋VE线比女鞋长,要设计出5个眼位。
4.镶接
主要部件的镶接关系是前帮压后帮,后帮的前端加放压茬,设计时从前帮人手。
其中的鞋舌部件被压在两个鞋耳之下,保险皮压在后帮中缝的上端。
5.特殊要求
虽然在结构、楦型种类、部件、镶接关系上,男女二节头都相同,但是男鞋与女鞋的设计风格是有区另4的,主要表现在楦体的造型和部件轮廓线条的变化上。其中比较突出的线条是前后帮的分割线,男鞋要求表现出稳重、严谨、有力度。因此男式二节头鞋的中帮两翼的造型比较丰满、浑厚。
由于中帮两翼的造型变化,就引出了样板划料时能否进行互套的问题。如何控制两翼的宽度呢?见图1-2-10。
从整体上看,一个部件的一翼插进另一部件的口门里,口门的宽了度大约是整体宽度的1/3。显然,如果从背中线的位置分析口门的半侧宽度,也应该是占据1/3。
不管是分析整体还是半侧,在口门宽度的内容当中,除去两翼的设计宽度外,还应该包括一个绷帮量宽度(16mm)、三个折边量宽度(3×5mm)和一个里怀底口多出量宽度(4mm左右),合计起来在35mm左右。
所以在控制口门宽度时,应该包含35mm在内的条件下取1/3,见图1-2-11。
如图所示,先延长前帮的背中线,然后找到两翼长度HF,的中点定为F2点。
过F2点作背中线延长线的垂线,相交点为F3点。
自底口的Fz点向下延长35mm左右定出F4点。
在F3 F4上截取上1/3定位Fo点。也就是口门宽度用Fo点来控制,可以保证前帮两翼的互套。如果两不能互套,势必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这种样板是不能够投产的,这也是一种结构不合理的设计。
把0点上升3mm,然后与Fo点连接,形成一条口宽控制线。
确定Fo点是设计男女二节头鞋的最大区别,女鞋两翼下滑舒展,开口自然变大,所以不用找Fo点。注意在应用Fo点时,如果Fo点位置超过OQ线,应该降到OQ线上来使用,此种情况并非不能套划,而是外形成“葫芦”状不好看。
二节头鞋车线时,一般前帮车三道线,一并一离;假线车并线;鞋口车并线。
(二)结构图的设计
1.前帮的设计
前帮设计图见图1-2 -12。
画出半面板的轮廓线,连接4条基本控制线,用圆规作出自然跷度角∠VOV'。
连接vJ线并延长,自底口前端A点顺连到A。点,A。V'为前帮背中线。
定出两翼长度到F1点,自HF1的中点F2作背中线延长线的垂线,相交于F3点。
自F2点向下延长35mm左右定F4点,取F3 F4长度的上1/3定Fo点。
过F1点作OQ线的垂线控制两翼长的轮廓。定出O'点,作为口门被拉伸变形的预留量。
连接O'Fo线并延长与过Fi点的垂线相交。
过V'点作前帮背中线的垂线。在辅助线V'→O'→Fo→F1范围内设计前帮轮廓线。
同样用过V点的后帮垂线规范口门轮廓线。
2.后帮的设计
三节头鞋结构设计图见图1-2-13。
3.鞋舌与保险皮的设计
鞋舌与保险皮的设计见图1—2-14。

内耳式鞋舌设计的方法都相同:先取基准长度VE,在前端加10~12mm压茬量,在后端加放量6~7mm。控制后宽到假线位置,前宽比后宽减少5mm。鞋舌后端取弧线形,前端压茬作出倾斜角标记。
保险皮设计出曲线形:作一条竖直中线,取保险皮的基本高度10~12mm,上口折回量8~9mm。取基本长度20~22mm,上段折回量部位作30。倾斜角为折回标记,下段取矩形后改为曲线形,类似于半个“大括弧”。这种保险皮比较特殊,用于男式二节头鞋或三节头鞋,目的是与鞋体的稳重风格相匹配。
在设计完前帮、后帮、鞋舌、保险皮以后,结构设计图也就完成了。后边的加放底口绷帮量和区分里外怀,是为了制取样板的需要。一般在绘制设计图时,不要先加放底口绷帮量,这样可以看清帮部件在楦面上的排列关系和比例,不会受到底口加放量的影响。
4.底口处理
在结构设计图完成后,要认真检查,不要出现纰漏,最后再加放底口绷帮量。
加放绷帮量有固定的模式,男鞋按照14mm→15mm→16mm→17mm,自前头、跖趾关节、腰窝、踵心等部位依次添加,最后连成光滑的曲线。注意后跟弧线顺势向下连接,底口不能过多和过少。
按照原始样板测得的里外怀区别量,作出里怀底口轮廓线。
通过上面的两个设计举例,可以知道定位取跷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定位取跷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取跷方法,当然,随着鞋款的变化,取跷的位置和取跷中心也会稍有变化,虽然不像内耳式鞋那么直接,但也是很简单,将在后面的章节里逐一介绍。
分析男式二节头鞋(见图1-2-9)要与女式二节头鞋进行之对,这样可以很快找到新的知识点。
1.结构
男式二节头鞋的结构与女式二节头鞋相同,同样属于耳式鞋中的内耳式结构。也就是说设计男女二节头鞋的取跷方法是相同的,之间的差别只是在于楦型的不同、部件轮廓造型的风格不同而已。
2.楦型
选用男式素头楦进行设计。这是一种生产大众化产品的鞋楦,楦型的跖围比脚跖围小半型(3. 5mm),有一定的抱脚能力;楦型的跗围比脚跗围大o.5mm,适于生产各种的绑带鞋、钎扣鞋、橡筋鞋等,利用辅助部许来提高抱脚能力。主要尺寸数据见表1-2-2。

3.部件
主要的帮部件是前帮与后帮,此外还有鞋舌和保险皮,同样是四种五件。
注意保险皮的外形有变化,配合整体的造型要求设计曲线形保险皮。
由于男鞋VE线比女鞋长,要设计出5个眼位。
4.镶接
主要部件的镶接关系是前帮压后帮,后帮的前端加放压茬,设计时从前帮人手。
其中的鞋舌部件被压在两个鞋耳之下,保险皮压在后帮中缝的上端。
5.特殊要求
虽然在结构、楦型种类、部件、镶接关系上,男女二节头都相同,但是男鞋与女鞋的设计风格是有区另4的,主要表现在楦体的造型和部件轮廓线条的变化上。其中比较突出的线条是前后帮的分割线,男鞋要求表现出稳重、严谨、有力度。因此男式二节头鞋的中帮两翼的造型比较丰满、浑厚。
由于中帮两翼的造型变化,就引出了样板划料时能否进行互套的问题。如何控制两翼的宽度呢?见图1-2-10。
从整体上看,一个部件的一翼插进另一部件的口门里,口门的宽了度大约是整体宽度的1/3。显然,如果从背中线的位置分析口门的半侧宽度,也应该是占据1/3。
不管是分析整体还是半侧,在口门宽度的内容当中,除去两翼的设计宽度外,还应该包括一个绷帮量宽度(16mm)、三个折边量宽度(3×5mm)和一个里怀底口多出量宽度(4mm左右),合计起来在35mm左右。
所以在控制口门宽度时,应该包含35mm在内的条件下取1/3,见图1-2-11。
如图所示,先延长前帮的背中线,然后找到两翼长度HF,的中点定为F2点。
过F2点作背中线延长线的垂线,相交点为F3点。
自底口的Fz点向下延长35mm左右定出F4点。
在F3 F4上截取上1/3定位Fo点。也就是口门宽度用Fo点来控制,可以保证前帮两翼的互套。如果两不能互套,势必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这种样板是不能够投产的,这也是一种结构不合理的设计。
把0点上升3mm,然后与Fo点连接,形成一条口宽控制线。
确定Fo点是设计男女二节头鞋的最大区别,女鞋两翼下滑舒展,开口自然变大,所以不用找Fo点。注意在应用Fo点时,如果Fo点位置超过OQ线,应该降到OQ线上来使用,此种情况并非不能套划,而是外形成“葫芦”状不好看。
二节头鞋车线时,一般前帮车三道线,一并一离;假线车并线;鞋口车并线。
{page_break}
(二)结构图的设计
1.前帮的设计
前帮设计图见图1-2 -12。
画出半面板的轮廓线,连接4条基本控制线,用圆规作出自然跷度角∠VOV'。
连接vJ线并延长,自底口前端A点顺连到A。点,A。V'为前帮背中线。
定出两翼长度到F1点,自HF1的中点F2作背中线延长线的垂线,相交于F3点。
自F2点向下延长35mm左右定F4点,取F3 F4长度的上1/3定Fo点。
过F1点作OQ线的垂线控制两翼长的轮廓。定出O'点,作为口门被拉伸变形的预留量。
连接O'Fo线并延长与过Fi点的垂线相交。
过V'点作前帮背中线的垂线。在辅助线V'→O'→Fo→F1范围内设计前帮轮廓线。
同样用过V点的后帮垂线规范口门轮廓线。
2.后帮的设计
三节头鞋结构设计图见图1-2-13。
过P点作底口前段的垂线,与OQ线相交后下降2mm定出P'点。
在V→E→P'→Q的范围内设计后帮轮廓线。注意后帮轮廓线要与前帮的轮廓线风格一致。同样保持后弧线不变。
在过V点的垂线基础上,顺连出定位取跷角。
眼位线:在距VE线13mm的位置作一条平行线,在鞋耳长度范围内取5个眼位。
假线:在眼位线的后端下降12mm,作一条假线位置线,朝向口门拐弯中心。
在V→E→P'→Q的范围内设计后帮轮廓线。注意后帮轮廓线要与前帮的轮廓线风格一致。同样保持后弧线不变。
在过V点的垂线基础上,顺连出定位取跷角。
眼位线:在距VE线13mm的位置作一条平行线,在鞋耳长度范围内取5个眼位。
假线:在眼位线的后端下降12mm,作一条假线位置线,朝向口门拐弯中心。
3.鞋舌与保险皮的设计
鞋舌与保险皮的设计见图1—2-14。

保险皮设计出曲线形:作一条竖直中线,取保险皮的基本高度10~12mm,上口折回量8~9mm。取基本长度20~22mm,上段折回量部位作30。倾斜角为折回标记,下段取矩形后改为曲线形,类似于半个“大括弧”。这种保险皮比较特殊,用于男式二节头鞋或三节头鞋,目的是与鞋体的稳重风格相匹配。
在设计完前帮、后帮、鞋舌、保险皮以后,结构设计图也就完成了。后边的加放底口绷帮量和区分里外怀,是为了制取样板的需要。一般在绘制设计图时,不要先加放底口绷帮量,这样可以看清帮部件在楦面上的排列关系和比例,不会受到底口加放量的影响。
4.底口处理
在结构设计图完成后,要认真检查,不要出现纰漏,最后再加放底口绷帮量。
加放绷帮量有固定的模式,男鞋按照14mm→15mm→16mm→17mm,自前头、跖趾关节、腰窝、踵心等部位依次添加,最后连成光滑的曲线。注意后跟弧线顺势向下连接,底口不能过多和过少。
按照原始样板测得的里外怀区别量,作出里怀底口轮廓线。
通过上面的两个设计举例,可以知道定位取跷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定位取跷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取跷方法,当然,随着鞋款的变化,取跷的位置和取跷中心也会稍有变化,虽然不像内耳式鞋那么直接,但也是很简单,将在后面的章节里逐一介绍。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