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鞋业依托展会做大市场

来源:大众日报2010/6/9 11:11:00分类:
标签:鞋业
11:11
热门跟帖

  在国际金融危机风浪过后,鞋企正在迎来生产供不应求的发展春天。单单5月份,先是有第107届广交会上鞋企斩获无数订单,后有中国东莞国际鞋展、鞋机展顺利落幕。因为订单丰沛,不少鞋厂把订单价格提高了一至两成;再加上皮鞋反倾销案件的尘埃落定,皮鞋求购市场慢慢回升,这无不预示着今年鞋行业正在快速复苏。


  基于此,岛城众鞋企纷纷加入转型升级的大军。大型企业酝酿传统产业现代化、多元化发展;中小企业更多地则是立足自身优势寻求合作共赢。山东的4大制鞋集群青岛就占了三个,而近2-3年内当地政府计划把即墨蓝村打造成江北最大的鞋都。纵观江北市场,青岛鞋业正风生水起。


  龙头企业谋划转型升级


  作为传统产业,皮革行业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依靠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迫切之需。


  5月底,亨达集团与海尔、海信两家国字号企业,并肩成为青岛市首批荣膺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的3家企业,这是亨达集团继皮鞋行业唯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后又一重要研发平台,也成为皮革行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引擎。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表示:“此次荣获山东省首批工业设计中心,进一步提振了亨达发展的信心,我们将依托这个新的平台,积极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强化工业设计能力,推动皮鞋行业转型升级。”


  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平台,亨达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6%投入到研发工作,建立健全了创新激励机制。先后引进了三维CAD鞋样设计等高端研发系统,并与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家专业科研院所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目前,亨达申报和获得授权的国家专利已达610项,主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39项,150多项产品(技术)获省级或国家级大奖,创新成果居行业第一。


  而与亨达齐名的双星集团,则以制鞋工艺上的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改进工艺,改造设备,技术升级,来实现制鞋过程中的节能减排问题。据悉,仅2009年一年,双星集团通过节能减排节省费用6000多万元,累计“十一五”期间节能量比2005年节约30%,超出了国家要求的5年降22%指标,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费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成为国内制鞋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典型。


  中小企业寻求资金扶持


  据统计,青岛即墨市蓝村镇2009年皮鞋产量突破1亿双,产值实现50亿元,全镇拥有2枚山东省和青岛市著名商标,200多个注册商标,200余条生产流水线,规模企业30家,产品销售占有全国1000多个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最大制鞋产业基地。


  该镇领导在深入企业调研后发现,资金短缺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做大做强的障碍,由于近几年该镇实施“退村进园”,企业大部分资金用在建设厂房上,设备更新及流动资金造成短缺。为了有效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该镇主动与金融部门沟通,争取他们对制鞋业的资金扶持,但由于制鞋企业大都是租赁场地建设厂房的现状,不符合抵押条件,被“拒之门外”。民生银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当地政府、企业联系,在3个多月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为蓝村制鞋业“量身定做”,在青岛市率先出台了“三户联保”新型放贷机制,这无疑是给该镇的制鞋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