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棉遭遇“有价无货”窘境 纺织厂怨言颇多

来源:中国纺织网2010/6/11 23:00:00分类:
标签:纺织
23:00
热门跟帖

  5月中旬以来,国内部分外商办事处和代理商的棉花陆续销售一空,很多国际棉商虽然仍坚持对外报价,但实际上处于“有价无货”的状态。某大型国际棉商近日虽然坚持对外报价,但澳棉、中亚棉和西非棉、巴西棉基本都没货,只得借助其它棉商组织货源,纺织厂怨言颇多。


  进入6月份以后,部分国际棉商和外棉代理商开始放假休整,关注重点全面转向2010/11年度的全球棉花种植、长势及天气。6月7日国内保税区美棉E/MOTSM、E/MOTM的报价分别为92.50-93.0美分/磅、90.50-91.0美分/磅,仍有几家大棉商在“控制”着出货,高等级澳棉非常紧张,SM1-1/8"的报价仍在96美分/磅以上。部分经营印度棉的棉商虽仍有报价,但船期大多在8、9月份。


  据调查,目前80万吨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已基本发放到企业手中。随着全球大宗商品和股市的下跌,港口外棉报价开始下调,纺织厂的采购热情也不断恢复。不过,由于港口和远期装船的中高等级棉数量少、市场预期国家会择机抛储30-60万吨储备棉,加上政府打击农产品、大宗商品的炒作行为,因此,棉商的囤积意愿或将减弱。


  6月7日,湖北某棉纺厂从某中字头公司以17500元/吨的价格采购了300吨SM级澳棉,而对美棉并不“感冒”,因为短绒率高、批次多、一致性差及亏重等问题影响了纺织厂的采购。相比之下,西非棉和巴西棉的内在品质和纤维强力指标逐渐得到棉纺厂的认可。


  对于国家可能增加80-10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的说法,部分外商认为基本没有作用,因为目前除了少量美棉、澳棉以外,可选择的棉花太少,只能从ICE期货市场上接仓单。业内人士透露,截至5月底保税区的寄售棉总量仍有25-27万吨,但实际可用于流通的已不足30%,货权属于棉商的也不足50%。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