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些宝贝加装双层防爆玻璃不同,我们馆的镇馆之宝就在大门口哦。”新西兰馆相关负责人说起自家的宝贝相当自豪。原来,安置在新西兰馆门口迎宾区的,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一块重达1.8吨的玉石。
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绿玉石
远看呈三角形坡状的新西兰馆,犹如世博园中一座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小山。在“小山”入口一处流水之下,摆放着这块重量级的玉石。此玉名为Pounamu,在潺潺的流水映衬下,通体呈现出内敛深沉的墨绿色,触手则感觉光滑、圆润。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绿玉石,6年前由新西兰蓝岛的一个毛利人家族在一条溪流中偶然发现。在新西兰这块玉石被人们看做大自然送给人类最珍贵的宝物,此前在日本的爱知世博会上也有过展出,如今已经有几千万只手抚摸过它。
“中国人和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都尊崇玉石,在新西兰,玉石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威严和力量;我知道在中国,玉石象征着智慧和权力,这一点两国非常相似,两国人民对玉都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上海世博会新西兰政府总代表吉斌礼如此说道。
吉斌礼先生是新西兰最资深的高级外交官之一,他于2009年9月被任命为2010上海世博会新西兰政府总代表。2004至2005年,他曾担任日本爱知世博会新西兰政府总代表。在他眼里,这块玉石代表了新西兰的灵魂,游客在触摸这块珍贵玉石的同时,他们也将亲手触碰到新西兰的精神之所在。
为什么毛利人所尊崇的玉石能够代表新西兰的灵魂呢?毛利文化在新西兰这个国家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毛利人和新西兰的“前世今生”。
毛利人的“前世今生”
毛利人最早时是亚洲居民,三世纪时向南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亚群岛迁徙。当欧洲人还在怀疑地球的彼端有没有土地时,位于夏威夷南方的夏威基(Hawaiki)岛民,已乘着木筏向南方探索,并在西元850年来到新西兰。第一批进驻的毛利人给这个杳无人烟的岛屿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白云袅绕之岛(Aotearoa)。
公元1200年,毛利人已分布在北岛和南岛的许多地方。他们从丰富的自然资源中获取食物并有着简单的贸易行为,所谓的“毛利文化”便日渐形成,并在口耳相传代代流传下来。
公元1642年,第一个欧洲航海家来到这里,当时大多数的毛利人还生活在北岛的温暖地带。荷兰人阿贝尔·特斯曼在这一年靠岸停泊,为这块土地命名为Staten Land,即为后来的新西兰。
1769年,英国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到达这个绿意盎然的岛屿,沿著海航行,并且与毛利人展开贸易活动,宣称英国对这块土地拥有主权,当时,毛利人在此已居住超过一千年以上了。
然而在毛利人的思想中,并没有所谓的“土地所有权”,更无法认同欧洲人想要瓜分土地一事。为了平息冲突,英国政府与毛利酋长于1840年签署“怀唐基条约”。
在进入二十世纪时,新西兰的毛利人减到四万人左右,此时欧洲学者甚至认为,毛利人有可能像澳洲塔斯马尼亚的原住民一样,从此消失在历史之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新西兰,你会时刻感觉到毛利文化的存在,毛利人虽然只占新西兰总人口的15%左右 ,但其语言和文化却对新西兰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毛利人的文化绚丽多彩,雕刻、编织、组舞、讲演和纹身术等传统艺术在全国各地历久不衰。艺师们不仅继承了祖先沿用数百年的技艺,更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技巧和形式。
毛利人是天生的艺术家,尤其对音乐和舞蹈有独到之处。他们从传教士那里学习赞美歌的旋律和和声,再经过巧妙的运用,发展成毛利人明朗愉快的音乐。和夏威夷草裙舞类似的毛利歌舞,在新西兰的节日庆典上是主要的表演节目。
毛利文化的精粹得以在新西兰原样保存,现在则成为新西兰一大旅游特色。{page_break}
触摸玉石收获好运
“毛利人在新西兰的生活非常重要,我们把我们自己的文化称之为双文化的国家,因为我们有非常浓厚的毛利的本土文化,也有非常浓厚的移民文化。我们更是把自己称之为多种族的文化。因为我们移民的部分之前可能是欧洲那边过来的,最近几年来自于亚洲的移民非常多,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新西兰人都是源自于中国的。但是刚才我们讲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因为我们把所有的人都包含在新西兰人里面,我们是一个多种族的文化”。上海世博会新西兰政府总代表吉斌礼说,“绿玉石标志着中新两种玉石文化的交融,凸显两国人民在文化和情感上的息息相通。”
上海世博会新西兰馆的主题为“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其创意就是源于当地毛利人的创世纪神话。巧合的是,这个神话与中国古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毛利人的创世纪神话中,天空之父Rangi与大地之母Papa曾经紧密地靠在一起,连光线都无法穿透他们;而他们的孩子们,也就是众神,企图将天、地分开,最后只有森林之神Tane做到了--他倒立着把原先紧密结合的父亲和母亲撑开来,让人们可以生活在光明之中。
毛利人的天地创世纪神话是新西兰人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这个民族从古到今精神内涵的体现。新西兰馆前的迎宾广场正是“天父地母”的实体呈现:象征大地的广场上树立着白色柱子群,代表高耸的森林,支撑起象征天空的白色天篷。把“镇馆之宝”摆放在入口,这样每位游客进门前,都可用手触摸到,然后在湿润、清凉和滋润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相连。
据吉斌礼介绍,这块玉石是特别为了世博会运到中国来的,并且在新西兰启运前和到达上海时,都分别举行了毛利人的传统仪式。据悉,等到世博会结束,在把它搬离上海的时候也要进行毛利的仪式。
新西兰馆盛情邀请每一个参观的游客都来触摸这块珍贵玉石,因为游客在触摸玉石的同时,也将收获一份好运。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