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各大鞋类商场内,无论何时,“打折”、“促销”的牌子贴在玻璃窗上、挂进橱窗里,处处皆是。新款鞋上市没几天,商家就挂出打折牌子,市民对打折也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养成了非“折”不买的购鞋习惯,鞋市打折似乎已成为冰城鞋市的一种常态。一些市民不禁质疑,这鞋市咋总打折?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 商家“销售经” 上市就打折最低至3折
近日,记者走访哈尔滨市鞋类市场发现,今年各品牌鞋几乎没有正价销售过,都在打折促销,连一些新款的鞋子也打折销售,最低的已打至三折。6月29日,记者在哈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上的中央商城里看到,一楼鞋品专柜前,人气极旺。许多专柜前都挂着大红色的降价打折的标识,有的四折、五折,最低的已降至三折。“三折,新款三折,谁赶上谁合适……”一位导购员大声地吆喝着。
在百丽专柜前,记者看到,部分鞋已经贴上了3折的标签,而全场最高的为6折;接吻猫专柜则推行满99元减51元的打折政策;在雅卓专柜前,记者看到POP海报上写着“全场新品100—399元……”
记者了解到,与服装相比,鞋市的打折力度之更大、范围更广,堪称之最。在商场的一些让利促销活动中,鞋成为消费者抢购的热点。在中央商城,一位导购人员告诉记者,许多消费者在新款鞋刚上市时,就会开诚布公地问“这款鞋啥时打折”,可见,鞋品打折已深入人心。
2消费者“购鞋经” 非“折”不买很划算
6月29日,记者在哈市道里区一家商场的鞋品专区看到,这里有几十种的品牌鞋,在此选购鞋的市民也很多。记者看到,以女士凉鞋为例,这里销售的新款女士凉鞋的标价一般都在700元以上,个别品牌的价格已超千元。而对如此“高价”的鞋,市民也有自己的一套“购鞋经”,那就是勤看、等待,非“折”不买。
正在这里挑选凉鞋的市民韩静告诉记者,5月初,凉鞋刚上市时,她逛了一圈凉鞋市场看到,与往年相比,凉鞋价格能涨了两成,一款普通的皮质凉鞋价格都要在700元左右,她觉得太贵,就没买,10多天后,凉鞋就打折了,她就“出手”买了一双早就相中的凉鞋,省了几百元。
采访中,多位市民反映,从今年凉鞋的价格看,确实比去年涨了两成左右,不过也有市民发现,增长的也只是鞋的标价,并不是最终的“成交价”。哈市市民王晶表示,如果一款鞋的价格不打折,按原价销售,她是不会买凉鞋的,“一双鞋最多能穿两个月,我一个月只有1200元的收入,买双鞋就没生活费了。不过,我发现鞋子总在打折,即使是当年的新款,过不了两个星期,价格也会打折,所以每次我都耐着性子等,能省下不少的钱。”
在市民中,也有些市民按捺不住,急于出手购鞋,结果花了冤枉钱。哈市一位何女士于6月初在一家达芙妮专柜购买了一款女式凉鞋,当时导购人员推荐说:“这款鞋刚上市一个星期,是最新款,价格也不贵,可以打九折。”何女士当即花费308元购买了这款凉鞋。等到十几天后,何女士再次来到这家专柜发现,这款凉鞋已5折销售了,折后的价格只有179元。
3 冰城鞋市“打折”怪象不怪
鞋为何上市就打折?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商家了解到,首先,鞋子打折透视出的是“生产过剩”——鞋的生产量很多,各品牌的竞争压力大,只好早下手打折,占领有限的市场。
其次,“打折”的另一个原因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商家标高价,而实际价格虚高,远高于成本,然后利用打折,打一场隐性的营销战,让消费者从心理上觉得打折后的鞋很“划算”,从而吸引消费者出手购买。
再次,鞋是易耗品,款式、材料每年都在更新换代,今年不卖,明年就卖不出去,而且鞋子一旦积压,皮质容易发生变化,还存在着对积压鞋运输、保存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商家的成本,所以商家都会选择早点打折,回笼资金,着手做下一季的鞋子。
所以,这就造成冰城鞋市的“打折”怪象,鞋价高打折卖,市民非“折”不买。鞋市“打折”怪象客观上促使了冰城鞋市供需两旺,一片繁荣,商家和消费者皆大欢喜。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