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奢侈品“争奇斗艳”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0/7/7 14:27:00分类:
14:27
热门跟帖

  上海世博会开幕两个月来,世博园内各国家馆的奢侈品销售异常火爆,有不少国家馆甚至专门为参观游客设立了商品销售区,或是在馆内设置专区和展示项目来推介本国的奢侈品文化;而在世博园外,素有世界时尚名品聚集地之称的淮海路上,多家奢侈品旗舰店也纷纷赶在世博开幕前重整店面,招徕顾客。至此,数十个顶级大牌的同台竞技也随着今年的上海世博会而全面升级。 


      各品牌如此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有传播本国文化之名,但以此来扩展中国市场恐怕才是其真正用意。一份来自著名战略管理咨询机构贝恩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了近12%,达到9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该公司由此大胆预测,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


      既如此,难怪全球奢侈品巨头会为上海世博会如此精心准备一番,借助世博推广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从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开始,卡地亚、普拉达、古琦、爱马仕等“资深”奢侈品牌无一不是因为世博东风而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今年,国际奢侈品巨头欲借上海世博会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雄心非常明显。然而,对于尚未发展成熟的中国本土奢侈品牌而言,在国际巨头强劲的冲击之下,或将错失这次摆在家门口的主场机会,不得不让人感到失落。


      尽管国际权威机构和国内品牌专家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未来普遍看好,但大胆预测也只能说明,未来中国在国际奢侈品领域的身份是最大的买家,并不能意味着中国铁定会成为奢侈品制造强国(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纵观目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水平,奢侈品的符号价值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只是在消费符号而已,符号可以带来愉悦、兴奋、炫耀、身份、地位、阶层、高级等美好的心理感受。虽然仅凭这一点不能妄加判断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心态不成熟,但只要这种心态存在,留给本土奢侈品产业和品牌的发展空间仍然是狭窄的,因为历史更为悠久的国外奢侈品更能满足这种消费心理。


      当然,如果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本土奢侈品品牌能够对品牌战略、产品战略以及对手工工艺和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耕细作,其发展之路还是很宽的。要知道,奢侈品之所以能够获得超高的品牌价值,其根源在于背后的品牌历史和文化内涵。事实上,对于当下正在打造一流品牌形象的服装企业而言,以此类推也未尝不可。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