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是全国最大的人造革鞋生产基地之一,但是一种高端的真皮生产流水线,却在这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这种流水线叫冷粘工艺。
2006年,宝利特等温岭领军鞋企率先引进了冷粘工艺,次年冷粘工艺在整个温岭鞋业集群得到广泛应用,温岭产的鞋子约60%采用冷粘工艺。
“在此之前基本上是注塑工艺一统温岭鞋业。注塑鞋的鞋底一般使用回收橡胶,而目前橡胶鞋底是最低层次的鞋底,注塑鞋很难提升档次。”宝利特公司高管金德华介绍说,在冷粘工艺中,鞋底既可以是低层次的橡胶、PVC材料,也可以是较高档次的聚氨酯、EVA材料。可以说引进冷粘工艺是温岭鞋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有益尝试。
有了冷粘工艺,才有“多美丽”的诞生。据说意大利、西班牙那些名牌的鞋子都属于冷粘鞋。宝利特公司在人造革鞋制造领域具有国际领先的地位,主要归功于该公司较早引进冷粘工艺,在材料、款式、做工上都严格要求。
“多美丽”的诞生
6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宝利特鞋业公司冷粘车间,一睹冷粘工艺的操作流程。
眼前的流水线只是制鞋的一个环节,不包括鞋帮和鞋底生产。虽然只负责鞋帮与鞋底的粘合工作,这一看似简单的环节却需要13道工序。如果把这13道工序再细分下去,则可分为近70道小工序。单单“成型”这一工序,就可分为涂胶、热烘箱处理、粘贴、鞋帮定型、鞋底配对、上油等十几道小工序。
去年上半年,宝利特公司用冷粘工艺生产了6万双女式单鞋,“多美丽”是其中一双。
有了鞋帮与鞋底,“多美丽”在经过领料、下料、画线、削边、郁折、针车等大工序后,就初步成型了。
也许“多美丽”被汪翠霞细腻的手抚摸过。汪翠霞的手艺在针车车间里算得上好,经她手的鞋子成千上万。和其他一线工人一样,汪翠霞进公司先要在报废帮面上练一个月手艺,通过考试后才能上岗。“公司很重视培训,我们虽然上岗了,还要经常参加各种培训,提高手艺。”汪翠霞说。
从针车车间出来,“多美丽”又经过修边、清洗、检验、成型、再检验,出落得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结实。最后工人们把它细心清理一遍,就包装入库了。
“多美丽”被运往德国
销售部经理刘福全为“多美丽”找了个归宿——德国。于是“多美丽”被装上车,通过一道又一道关卡,漂洋过海。
到了德国,等待“多美丽”的还有BV验货、物理性和化学性检测等程序,检验人员把它放在机器上“体检”,折腾半天才通过。业内人士介绍,鞋子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关键在于胶水。据了解,近几年温岭市不断加大鞋业整治力度,至少在上规模鞋企,鞋材的运用规范多了。而宝利特早在多年前就解决了制鞋用胶水的环保问题。
“多美丽”终于被摆到货架上出售。由于鞋底着力点柔软,中底板打了很多孔,耐折且轻盈,没过几天就被她的主人艾美丽看中买走了。
6万双女鞋在一周内一售而空。德国进口商又向宝利特公司追加了3万双订单。
旅程之外的话:越高档不一定越畅销
冷粘工艺的引入,促进了温岭鞋业产品层次的提升。从理论上说,冷粘应越来越成为温岭鞋业的主流工艺。
但事实并非如此。
经过2007年的快速推广应用之后,2008年温岭冷粘鞋产量锐减,从占总产量的60%一下子跌到40%,注塑鞋重新占据主流地位。温岭市鞋革业商会秘书长潘克诚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还是在于价格。“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制鞋工艺不存在先进、落后之分,只存在好销与不好销之分。”潘克诚说。注塑鞋具有不可比拟的价格优势,温岭鞋业至少现在无法抛弃它。
即使是像宝利特这样的大型鞋企也不能免“俗”。金德华说,目前宝利特共有4个分厂,冷粘分厂与注塑分厂各占其二,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