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传承:服饰经典传播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2010/8/7 17:17:00分类:
标签:宋明 服饰
17:17
热门跟帖

  与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观念不同,宋代开国即轻视北方的契丹、女真、党项等少数民族,在服饰制度上,也恢复了汉族i日有传统,三令五申禁止百姓穿着胡人服饰。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服装一反唐朝浓艳鲜丽之色,追求质朴、淡雅的风格,服饰样式也趋于拘谨、保守,形成了独特的宋代“理性之美”。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看到宋时市镇的繁荣。画中五百多人,衣着不碌、充分震示了北宋对毂市共百姓畿服根有梳髻的、戴幞头的、裹巾子的、顶席帽的、穿裥袍的、披褙子的、着短衫的……行行色色,不一而足。



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大佛湾第二十号地狱变相:养鸡女(南宋)



《听琴图》局部(北宋赵佶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废弃了元代的服饰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恢复了汉族礼仪,并对服饰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确立了明代服饰基本风貌。“先王衣冠礼义之教混为夷狄,上下之间,波颓风靡”,对官员百姓服饰的态度从“士庶成辫发椎髻,深檐胡帽,衣服则为裤褶、窄  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氏为胡名,习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到“不得服两截胡衣,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这种服式的制定,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可谓“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洪武二十六年,服饰制度作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以后数百年内冠服制未曾有变,并且明代服装形制在此后的戏曲剧装、民间婚俗中得以继承。



宋《清明上河图》上之虹桥


{page_break}





北京明十三陵神道石像之文臣像


明 红纱罗地平金彩绣百子金龙花卉夹衣



明金翼善冠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