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黑龙江省东宁县服装鞋帽跨境连锁加工城内的东宁县金隆昌服装厂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紧张忙碌着,他们正在抓紧生产出口俄罗斯的服装。
而与忙碌的工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厂区内许多缝纫机却安安静静地摆在那里“焦急地等待”……东宁,这个过去的全省劳动力输出基地县,却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
谈到“用工荒”,东宁县委书记孙永先说:“东宁县之所以出现招工难,主要是近年来东宁县经济飞速发展,大批大项目拔地而起,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东宁县今年辟建的服装鞋帽跨境连锁加工城占地面积35公顷,规划总投资5亿元,现已完成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累计投资1亿元,已有10户服装加工企业落地签约,7户开始建厂,3户投产,预计到明年底签约企业将全部到位达产,产业工人将达1万人。北京金隆昌服装加工厂是服装鞋帽加工城首批落地项目,主要生产女式风衣、棉衣、羽绒服、皮草等半成品,再到俄乌苏里斯克园区组装成品,并以俄罗斯制造的名义进入市场。该厂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境内外工人达300余人,年可加工成衣100万套。
年初以来,为了促进全县对俄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东宁县审时度势,抢抓南方企业北移的有利时机,强力推进服装鞋帽跨国连锁加工城建设,并在招商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顺风服装厂和金隆昌服装厂就是为加快推进加工城建设而引进的首批服装加工企业。该县服装鞋帽跨国连锁加工城计划入驻半成品、成品加工企业100户。
去年7月份以来,在俄灰色清关和高关税的双重冲击下,中俄双边贸易额下降,东宁对俄贸易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抵制冲击,克服困难,使对俄贸易重新焕发活力,成为摆在东宁人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由单纯贸易向加工贸易转变,打造“内外互动,跨国连锁”的产业模式,就成为东宁企业的必走之路,服装鞋帽跨国连锁加工这一新兴产业应运而生。跨国连锁加工采用“国内半成品——低关税出口俄——合作区组装成品——销售俄及其他国”的模式,在对俄贸易方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服装鞋帽等半成品出口俄罗斯,在东宁县企业在俄罗斯辟建的境外园区内组装成品后注册俄罗斯生产厂家、商标、销售公司,既保证了产品合法、经营合法,也可以进行正常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培育。
金隆昌服装厂总经理干方强介绍:“跨国连锁加工是一项使中俄双方互利双赢的生产模式,对推动东宁中俄跨境经贸合作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服装鞋帽加工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劳动力短缺仍然是制约加工城建设的瓶颈。为迅速解决用工荒难题,东宁县各相关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在用工方面为学员交两险,对学员提供免费培训和免费食宿;印发大量的招工广告宣传单,在该县有剩余劳动力的地方挨家挨户地做动员;在牡丹江市举办招工大集。
与服装鞋帽产业比起来,东宁县跨国连锁加工的其他产业也进行的红红火火。
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已入驻木材加工、纸箱包装等企业17户,去年一年实现销售收入10175万美元,利润2000万美元。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