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是佛山“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南海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近期,政协西樵联络处与知名咨询专家、战略专家、经济学家王廉相约南海西樵,共同探讨了佛山、南海纺织服装业的话语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无论国家、地区、城市、行业或企业,其面临的挑战都将更加严峻,这就给佛山、南海的纺织服装业提出了一个问题:佛山、南海的纺织服装业靠什么“坐庄”。
佛山的话语权
研究话语权经济的王廉指出,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业。广东省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外贸出口创汇的大省,佛山市是广东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较大的城市之一,南海又是佛山纺织的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南海纺织服装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门类齐全,涵盖了梭织、针织、无纺三大门类的纺织、印染、整理、成衣各个行业,已有7个镇(街)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授名的专业镇和纺织基地,各专业镇以自身的特色打造了赖以生存、发展、竞争的平台,形成了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纺织服装产业区域。
王廉分析说,过去几年,随着国际纺织服装订单向中国大量转移,我国纺织业经历了一个产能急剧扩大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统产业,纺织服装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一些欠缺也显露出来,佛山6500多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仅占一成多。这些扎堆式发展的企业集群,大多数通过压低成本参与竞争,仍属低端集群,有必要进一步明晰佛山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之间、企业之间、集群与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提升国际化地位。{page_break}
具备应有的眼光
佛山南海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应有世界的战略眼光,应该是“决策流程科学化”的纺织。这就必须做到先策划、后规划,一是把咨询策划当作一门产业发展,咨询策划业在国际上与科技产业不相上下。二是产业与城市建设对接,建议由政府邀请战略机构与战略专家主持佛山、南海城市空间、产业、流域生态和社会的策划,从社会、生态角度先定位再规划,把佛山、南海在珠三角、全国、全球的定位分析清楚。
佛山、南海纺织科技的投入产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已严重影响纺织经济的转型,估计每年因这方面的影响至少使佛山、南海的税收减少3%~5%。科技是高端服务业之一,每投入1元,其产出高出织造业10~100倍。王廉给出的建议是,制定科技资源聚集政策。科技动力是佛山南海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因此必须从科研单位、企业、市场三个层面建立科技政策体系,通过产业与资本相结合,通过金融的创新,企业的上市和纺织前沿科技的结合,加快核心资源聚集,提高价值经济。
人才是佛山南海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一是制定人才政策机制,二是让全社会人才参与决策和建设,三是要以社会人才的吸引、分工、聚集作为加快产业转型的基本政策,通过发展生态城镇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民生质量来聚集人才。
话语权时代既讲竞争,更讲有效组合,只有符合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科学发展观,其技术发明、企业运作、城市形象、行业地位才有话语权。回顾佛山南海经济发展30年(包括纺织)亦是如此。话语权理论强调,对竞争一要有正确的观点,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二要修正自己的经营理念,主动与国际对接。话语权经济的建设需要经营者的远见卓识,确立开放的观念,建立适合话语权经济成长的“社会生态”机制。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