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的设计需关注脚型发育规律

来源:2010/11/3 14:45:00分类:
14:45
热门跟帖

  童鞋的设计需关注脚型发育规律


  我们知道,儿童脚部要大约到15岁才基本发育完全。从幼年到青少年期间,脚部最易受到伤害。如果出现损伤或障碍,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脚疾或脚部畸形,影响到脚的支撑与平衡功能。一双不合格的鞋,有可能会破坏孩子脚的正常发育,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全身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童鞋来说,要特别强调鞋子对发育中脚的保护作用。


  而对于鞋的设计,楦型的确定是关键,决定了鞋是否穿着舒适、外型看上去是否美观。儿童脚型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成长规律,其动态、静态下脚型变化都不同。据有关专家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一般具有如下形态特点:12-14个月婴幼儿的步子很小,腿抬得很高,脚尖先着地,且脚部着地很重;2岁左右的儿童,可以大步行走,已经出现从脚跟到脚尖的着地动作,没有明显脚尖着地的现象;4-5岁时,腿部动作连贯,每步只有轻微的颠簸,能够较稳定地进行从脚跟到脚尖的着地动作过程;6-7岁后,行走模式已成熟,有节奏且流畅,步长保持一定,两脚的间距小,只有很少的脚尖点地的动作。


  在设计小童鞋时,应有一定的明显的前跷,以防止脚在行走中戳地,但随着年龄增大这个前跷应而降低到合理高度。另外,童鞋的鞋跟不能过高,鞋底不能过厚和过硬,以免影响儿童的行走和脚的发育。但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相当一部分童鞋存在前跷过大、鞋底硬厚、鞋跟过高等问题,这对儿童脚部生长发育有着不利的影响。


  国外,童鞋设计特别关注脚部的发育。例如,今年登陆中国的日本第一童鞋MoonStar,其设计的童鞋有4大特殊机能:首先,考虑到孩子不成熟的脚形,开发了宽敞舒适的不对称鞋楦,防止拇趾外翻;二是正确弯曲的外底设计使鞋底可以沿着从大拇趾关节到小趾关节的连线弯曲,与脚掌的自然弯曲位置一致,从而防止扁平足;三是补强板箱式结构,促使孩子脚骨架正常发育,防止过度内转;四是按照足弓到脚跟的正常形状设计的杯状鞋垫促进足弓的健康发育。


  美国服装公司2004年夏未推出名为“大虫子”的儿童鞋,是一款可伸缩的儿童鞋,其奥妙就在它的鞋跟处的银色按钮,按一下鞋底就可以伸长,以适应小孩迅速长大的脚。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又一创意思路。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