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派服装产地标签整体缺失 占据大半低端市场

来源:湖北日报2010/11/5 11:51:00分类:
11:51
热门跟帖

  汉派服装沉寂多年之后,以一种草根的姿态疯狂生长,不知不觉已占据国内市场相当份额,然而整体品牌缺失。


  继续查还是不查,让汉正街第二工商所所长黄斌峰有些纠结。


  上个月开始,汉正街步入女装最旺销的月份。但也就这一个月来,汉正街第二工商所就连续查处了汉正街中心商城6家女装商户。


  这6家商户被查的原因只有一个:虚标或不标产地,虚标的产地多为广州、上海、深圳、杭州等。


  月产5000万件,占据大半低端市场


  1日早上8点不到,汉正街中心商城内已挤得水泄不通。


  一家家商户门口,一摞摞服装摆得齐人高,羽绒服、夹克、长裤等应有尽有。成袋的衣服,直接往小板车上码放,运往物流公司发向全国各地。


  黄斌峰介绍,从九十月份开始,每天都是这样繁忙。“这些衣服是从外地购进的,还是自己生产的?”笔者问一家商户老板。


  该老板边清点衣服,一边头也没抬地说:“我们都有厂,衣服都是自家生产的。”


  这些所谓自产自销的服装,标牌上打着“爵士华伦天奴”的牌子,标注的产地却是“深圳爵士华伦天奴有限公司”。据事后核实,所标产地是假的。


  随后,笔者依次翻看了七八家商铺标牌,打的产地多是杭州、广州等地,还有两家没有打产地。


  按法律规定,生产的服装,必须要标注真实厂名、厂址等信息。


  湖北省服装商会副会长周勇,也是汉正街成千上万的老板中的一员。在这个市场打拼了近十年的他,对这里了如指掌。


  周勇介绍,汉正街以自产自销为主的商铺,除了中心商城外,还有老三镇、中心市场等,商户总数在5000家左右。一般来讲,每个门店背后,都有一家50个工人以上的工厂。这样的厂平均月产服装1万件,高的甚至达到两万件。保守估计,每个月汉正街卖出的汉产女装都在5000万件以上。


  刚从河南考察市场回来的周勇说,从武汉往北走,河南、山东、北京、黑龙江等地的平价服装批发市场,汉产服装都占了一半以上,有的市场占有率甚至高达70%。而且,越往北所占份额越大,越往农村越有市场。而在湖南等南方市场的占有率也超过30%。


  散开的筷子,被迫标上“外地造”


  上世纪80年代起,汉派服装红火,涌现了像“太和”、“佐尔美”、“红人”等一批知名女装品牌。


  到2000年后,汉派服装的品牌辉煌不再。“但是一些小的服装作坊依然发展很快”,周勇介绍,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曾广泛扎根于汉正街的街巷角落。


  由于存在火灾隐患,2006年,武汉强制将这种吃、住、生产“三位一体”的数千家小型服装加工厂从汉正街迁出。


  这些迁出的服装厂,现主要分布在硚口区长丰乡、江岸区石桥村、汉阳区磨山村、黄陂区盘龙城等地。


  周勇说,金融危机之后,沿海的服装外贸受到影响,在武汉打工和在沿海区别不大。近两年来,省内潜江、汉川等地的不少缝纫工回到武汉,拥有资金和技术的,就开起了小作坊,当起了老板。汉产服装的规模,由此越来越大,但是如同一把筷子散落一地,难以形成整体力量在市场上拥有“话语权”。2日,记者在汉阳磨山村看到,一排排民房内,每一家都摆满了制衣机器,做服装加工。今年43岁的韩老板,4年前从汉正街搬到这里。他说,这两天一直在赶工,做的羽绒服主要销往黑龙江和河南。


  谈及为什么不在产地上打“武汉”时,韩老板说,产地和厂家都是商业秘密。“为什么呢?我们这一带的服装厂,销售模式都是随机批发。具体来说,在批发市场租一间店铺,客户上门看样拿货,谈成后客户直接要求做当地的市级代理,然后现钱现货交易。”


  这样一来,如果发出去的货直接标有厂家、地址和电话,县级批发商或零售商,就有可能越过市级批发商直接找厂家拿货。市级批发商当然不愿意,都会对厂家提出不标明真实产地的要求。


  为什么产地标广州、浙江呢?多家小服装厂老板说,这些地方的服装,消费者认同度比较高,而武汉被认为是产水货的地方。标上假产地,代理商也不会说什么。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