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博弈:欧盟反倾销“紧咬”中国鞋不放

来源:慧聪鞋网 2010/12/13 9:50:00分类:
09:50
热门跟帖

  12月13日讯 据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的消息,欧盟制鞋业近期正在酝酿对来自中国和越南进口的皮鞋再次提起反倾销日落复审申诉。目前执行的涉华皮鞋反倾销措施将于明年3月底到期。根据欧盟法律规定,欧盟产业复审申诉须于本月底前提出。


  一直代理涉华皮鞋反倾销案的中方代理律师蒲凌尘表示,意大利和西班牙等老牌制鞋国家继续提交复审申诉的态度积极,所以在本月底前,欧盟鞋业联合会很可能在本月底前再次提交复审申诉。


  中国鞋的受难史


  俄罗斯查扣事件


  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俄罗斯曾发生过一次查扣事件,温州鞋卷入其中。那次查扣货物历时最长,整个浙商损失大约3亿元人民币,个别企业损失达千万元以上。


  罗马烧鞋事件


  2003年冬,20多家温州鞋企的鞋类产品在意大利罗马被焚烧。损失不详。


  尼日利亚设限


  2004年1月8日,尼日利亚政府发布“禁止进口商品名单”,温州鞋名列其中。


  温州鞋俄罗斯被查抄


  2004年2月12日,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包括温州鞋商在内的中国商人此次损失约3000万美元。


  西班牙烧鞋事件


  2004年9月17日,在西班牙埃尔切的中国鞋城,价值约800万元的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被当地不法分子烧毁。


  温州鞋的俄罗斯之劫


  2005年3月12日晚,俄警察曾强行没收百余货柜,价值近亿的温州鞋,目前所有货品仍未归还。7月26日,俄方再次查扣大批温州鞋。27日,华商花费近百万元“罚金”赎回所有鞋子,但温州鞋行业协会表示不能确认。此次被查扣温州鞋涉及的具体厂家和数量,尚无官方数据可以核实。但从各家企业的代理律师处得知,遭查扣鞋业企业大体上有三四十家。


  俄罗斯税警再扣温州鞋


  2005年7月26日晚,大批俄罗斯税警驾车前往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39仓库”,以无正规报关单据为由,再次查扣了价值近八千万元的中国鞋。


  毒鞋事件


  2005年12月,意大利鞋业制造商协会(ANCI)突然向中国鞋发难,指责中国进口鞋类产品中含有超标的镍、偶氮染料以及其他可能刺激皮肤的化学成分,其中镍元素含量超过欧盟标准的4倍。随后意大利卫生部便开始随机检测边境进口的中国鞋类产品,用以证实中国鞋类产品是否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而2006新年伊始,已有部分中国鞋类产品因为成分超标问题在港口被扣押。


  西班牙华人鞋店遭查{page_break}


  2010年11月8日,西班牙ELCHE工业区爆发当地警方打击“仿牌、冒牌”行动。在当天警方对华人仓库区的突击检查中,三家被查的华人仓库均被以“涉嫌仿冒名牌鞋”的罪名而被查封。其中,25名现场侨胞被捕,1万多双仿牌鞋被查获。


  为何屡遭反倾销


  欧洲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是竞争对手,已对本国的制造业造成很大影响,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更大的损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鞋类产品出口国,因此抢占了本应属于欧洲的市场份额,造成欧洲的出口产品大量下降。但中国对鞋类进口征收高关税,导致欧洲鞋很难进入中国市场。由此欧洲代表认为中国鞋业市场是封闭的,而且认为目前中国和欧洲间的鞋业贸易不是对等贸易。


  中国鞋类产品低价倾销,造成欧盟制鞋业失业率提高。欧洲代表认为,中国鞋类产品以相当于原材料的价格进行倾销,而且越来越严重,中国向世界出口低价鞋,导致欧洲有史以来鞋的年产量首次低于8000万双,同比减少11%,数以千计的鞋企倒闭,失去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甚至有代表指出,中国夹住了我们的脖子,根本无法存活。就连制鞋业的强国意大利也受到冲击,造成意大利南部地区危机四起,失去上万个就业岗位。


  对鞋类产品出口退税是变相补贴。有些代表指出,中国目前还存在出口退税,他们认为这就是补贴,虽然已由15%降至13%,但还是造成了不平等竞争,而且认为这种补贴是不应该存在的。


  人民币汇率问题。来自欧洲和巴西的代表认为,制鞋行业利润是很低的,由于中国人民币长期保持在一定水平,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GDP的增长不适应,致使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导致欧洲等国无法与中国竞争。


  冷静看待反倾销


  有不少人对反倾销措施“谈虎色变”,有过度恐慌的心理。认为一旦行业或企业遭遇反倾销,便会从此失去相关市场。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成为遭遇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程度加深。而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上升到第二位则说明中国正在逐渐学会利用反倾销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反倾销作为WTO框架下的一种专业议题,具有技术性强、程序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目前国内对反倾销的理解还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已经对具体事务层面的反倾销应对工作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事实上,据资料资料显示,国外对华实施反倾销措施后,约有1/2的涉案行业涉案产品出口未明显减少,只是产品的具体出口特征因行业本身的不同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因此,理性、客观地看待反倾销,对于提高应对效率、争取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性十分关键。


  积极应对反倾销


  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大趋势必然把制鞋业往劳动力多且便宜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任何保护措施都改变不了这种趋势。欧盟立案反倾销调查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保护自己的产业,另一个目的是提高价格、提高税收,把中国鞋企在对欧盟出口贸易中的利润最大限度的转移进他们的口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鞋”出口所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如果中国企业还是奉行以低价“杀手锏”抢占国外市场,中国鞋业在国际市场上将会如履薄冰。如何寻找有力的途径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中国鞋企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page_break}


  首先,中国鞋企应积极应诉与抗辩。


  中国鞋企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常常有点束手无策。首先,对反倾销调查认识不清,应诉不积极;其次,中国鞋业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团体,大家“各自为政”,削弱了整体的力度;反倾销调查程序不是一般司法程序,而是行政程序,应诉不是当被告上法院,而是国内有关部门对涉诉企业的调查。反倾销目的不是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而是限制其今后的“倾销”行为,保护今后的市场。中国鞋企如果只是一味默认和忍让,不应诉或消极应诉,未来可能会面临更高额度的反倾销税,


  中国鞋企应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只盯住企业各自和眼前的利益,面要着眼于市场份额的争取,没是市场就没有利益;这不是靠单个所企业能够实现的,虽然国内部分知名鞋企开始尝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10月23日,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温州奥康集团宣布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欧盟征收中国制鞋企业16.5%的反倾销税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法律,但大部分的中小鞋企仍持观望的态度,并没有真正团结在一起。中国有最大的鞋业生产市场,中国鞋企有共同的生存目标,如果能整合集体的力量,共同努力让欧盟听到了中国鞋企抗辨的声音,对未来欧盟反倾销调查必然会起到积极的抵制作用。正是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中国鞋企才能真正成长和蜕变,进而促进行业竞争力的整体提高。


  其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中国鞋业凭借国内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采用低价竞争策略打开出口欧盟的市场。产品多集中在低端市场,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意识,尤其是大量生产的贴牌鞋,只嫌取低廉的加工费。同时,在设计上,中国鞋也无法与欧盟的产品媲美。而当前屡屡发生的对华鞋反倾销行动中,针对的正是由于技术含量低而附加值少的低档次产品。这些产品本身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少,征收反倾销税后,只能更有力的压缩企业的利润,使企业的未来出口之路举步维艰。


  中国鞋企应当以此为契机,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增加设计和研究投入,在产品性能、款式和舒适度等方面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改善产品的内在性能,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掌握核心技术,创出世界一流品牌,积极争取国际高端市场份额,由一个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以量多价低向质高价升的模式转变。


  最后,内外联手,拓展跨国经营模式。正如欧盟内的诸多传统行业一样,制鞋业也由于在生产资源与成本方面丧失了比较优势呈现不断下滑趋势,虽然占据产业高端,事实上已经竞争乏力,欧盟鞋企也在积极寻找对中贸易机会。同时,由于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以及品牌塑造,其制鞋技术和鞋业品牌仍是世界上最高档鞋的代名词,这给中国鞋业提供了实现国际化的绝佳时机。


  中国鞋企通过与欧盟鞋企的跨国合作,一方面,可以学习到欧盟鞋企长期积累下来的产品开发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销售渠道,争取中国鞋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这些优势都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技术引进或者吸引外资来获得的。例如:2008年我国的奥康集团收购意大利万利威德的全球品牌经营权及生产权,万利威德将协助奥康在其意大利总部成立产品研发中心,并提供场地、设备和制作资源,奥康谋求到中国本土品牌实现国际化最需要的,领先世界的核心研发技术。同时,销售渠道以商场为主的万利威德将成为奥康集团销售渠道资源上的补充,改变之前单一的专卖店销售模式,扩宽了其销售网络。{page_break}


  另据了解,为应对欧盟鞋企再次提起日落复审申诉,奥康正积极备战欧盟反倾销申辩。目前世贸专家组针对此案的第一轮会议刚结束,第二轮会议将于明年1月20日左右举行,整个裁决结果将于明年3月见分晓。专家提醒近期要把握住2011年3月巴西对鞋反倾销复审机会,广泛动员生产企业参与到复审中,团结品牌商,形成合力,争取有利的结果。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