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等六产业使阜新让人刮目相看

来源:辽宁日报2010/12/15 17:17:00分类:
17:17
热门跟帖

  风风火火看阜新


  传说中,哪吒有一双风火轮。那风火轮踏在脚下,一蹬便是十万八千里。


  人们说:阜新如今也有这样一双风火轮———煤炭、火电及煤化工是火;风电等新型能源开发建设是风。“十一五”期间,阜新就是踏着这样一双风火轮,风风火火地在辽西北凌空而起。


  翻开阜新“十一五”的“账单”,清晰记录下这样一组数字:到201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55亿元,年均增长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50亿元,年均增长36.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这些数字说明,阜新的经济运行质量在提高,三次产业结构在优化,城市发展活力在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在迅速改善……阜新正在跨越式发展的路上高歌猛进。


  阜新的快速发展,给了我们许多风与火的灵感,让我们和阜新人一道去感受那风与火的聚合、裂变。


  新阜新让人刮目相看


  阜矿集团退休老矿工李明才今年“十一”期间从江苏回到阔别5年的阜新时,连呼几个没想到:


  一是从沈阳到阜新走高速路仅有两个小时的车程,比过去少用了一个半小时,这是没想到的;二是没想到昔日黑不溜秋、破破烂烂的阜新,如今是街道宽敞,高楼林立,一个更畅、更绿、更亮、更美的新阜新活脱脱出现在眼前。老李越看越激动:“这才几年功夫,阜新的变化真快啊!”


  据统计,阜新在“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1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5亿元,5年净增211亿元,等于“再造了一个阜新”。阜新变化焉能不快?


  城乡环境变化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快、人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总之一切变化在这5年间都在加快。在城建口工作了30多年、亲历了城市每一次变迁的郭福常,对阜新变化之快体会尤深。他告诉记者:“很长时期,阜新城市建设滞后。就拿道路来说,每年只是修修补补,市民不得不忍受‘拉锁路’带来坑洼泥泞和暴土扬尘。要说速度最快、变化最大就在‘十一五’,尤其是这两年。”


  “十一五”期间,阜新创造的新速度层出不穷,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年间,阜新皮革产业基地便从“无中生有”中强势崛起,孕育出属于自己的“经济版本”;两年时间,阜新液压产业集群实现由弱变强,鲸吞了全国同行业的“大半江山”;不到3年时间,板材家具产业横空出世;再看,铸造、氟化工、新型材料……一个个新产业集群在辽西北脱颖而出,哪一个不是高起点、大马力?速度,前所未有的速度,激活了中国首个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阜新经济发展的无限生机。


  阜新快速发展的原因何在?今年11月8日,东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投资1.2亿元的花生油加工项目“阜新鲁花”正式投产,顺利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目标!山东鲁花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宫旭洲感慨道:“是阜新市领导干部的坚守与执着,风风火火的工作激情,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使鲁花在阜新创造了新速度。”两大战略催化经济蝶变


  12月的新邱高山子,除了山上10万千瓦风电机组那巨大的桨叶悠然旋转外,空旷的大地,积雪覆盖,放眼望去,显得平静而清冷。


  然而,与平静相伴的却是山脚下的喧腾。坐落在长营子镇的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及输气管线工程项目现场,大卡车、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施工机械在工地上往来穿梭,4000多名建设者聚集在这里挥汗如雨,不分昼夜。总投资246亿元、年产40亿立方米的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及输气管线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拉开了阜新向煤化工产业基地冲刺的大幕。{page_break}


  进入“十一五”,已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上探索和拼搏了4个春秋、走出困境期的阜新,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夯实基础期。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突破辽西北”、“沈阳经济区一体化”两大战略,催化了阜新经济蝶变,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煤化工“三大基地”和液压、皮革、板材家具、铸造、氟化工、新型材料“六个重点产业集群”以及玛瑙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在阜新人风风火火地推进“突破阜新”的冲天干劲中高速挺进,多元化产业格局逐渐完善,接续替代产业基本形成,并开始在阜新经济转型发展中逐渐担当起重任。


  打造中国“风电之都”的宏伟之梦,吸引了华能、大唐、中国风电等十大央企齐聚阜新,竞相投资。目前,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80万千瓦,占全省风电装机容量的42%。“进来的风电项目,必须捆绑一个产业配套项目,否则我们一概拒绝!”区位条件、政策优势和服务软环境,让阜新风电开发工作魅力十足。


  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上,随着河南双汇、江苏雨润、内蒙古伊利等国内知名企业的进驻,全市形成了生猪、乳业、花生等16个农业产业化链条,成为全国13个食品工业强市之一。液压、皮革、板材家具等产业集群,一个个大项目进展迅速。投资3亿元的赛斯木门项目,从今年9月份签约到10月份奠基开建仅1个月时间。该项目达产后,产值将超过1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木门生产企业。最近两年,“六个重点产业集群”已累计新开工项目228个,规模以上企业达122户,产值达90.7亿元。


  “项目多,投资大,投资率高,进度快。”这是阜新市项目办工作人员对近几年招商引资工作的感受。“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实施重点项目15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293个,无论是项目的数量,还是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质量,都是最多、最好的一个时期。


  在“变”与“不变”中实现转型聚变


  回眸“十一五”,阜新是个无眠的城市。


  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阜新人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不断求索,创造出了风风火火的发展方式。


  阜新之“变”,“变”在经济的强势崛起、城乡环境的改善、百姓幸福指数的大幅提升。阜新更有其“不变”。这种“不变”便是永葆发展激情、速度这一城市品格和特质不变———当科学的发展战略一经确立,全市上下便团结一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地坚守下去,风风火火地贯彻下去,认认真真地执行下去。正是这种“不变”的精髓,引导着这座资源濒临枯竭的“煤城”实现了转型的聚变。


  “十一五”以来,尽管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时有变化,但阜新在挺进新型工业化之路上没有丝毫的犹疑,正朝着确定的目标坚定而执著地阔步推进。5年中,“工业年”、“项目年”、“项目攻坚战”、“千个项目大会战”、“招商月”、“服务月”等大型活动此起彼伏,接二连三。所有的一切都紧紧围绕“三大基地”、“六个重点产业集群”的建设而展开。巴新铁路是民营资本进入我国铁路建设的先例,从谋划到获得“准建”颇费周折,但经过上上下下的齐心合力,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几百亿元的煤化工项目落户阜新更是阜新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硕果……5年来,阜新人真的像踏在哪吒的风火轮上,一往无前,一日千里,得到的是一个阜新变成“两个”阜新。


  面对“十二五”,阜新人已经做好了“跨越发展期”再冲刺的一切准备!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