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就一定需要中央银行? 有些国家没有中央银行,也照样发展,而没有国家,复杂的金融体系也可以逐步建立起来。反过来说,有些国家因为中央银行而遭罪,比如津巴布韦。
美联储体系创自于1913年的国会法案。然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联储的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以及1920到1921年间的经济萧条。1920年代是大繁荣时代,但是这与其说是美联储政策的功劳,还不如说是财政部长安德鲁门罗明智的财政政策。大萧条期间的美联储政策是灾难性的,伯南克可以以此为鉴。
加拿大没有中央银行,在大萧条中,它的银行体系受到的削弱。不象美国存在的数以千计的小型和功能单一的银行,加拿大只有几家银行,其支行遍布全国各地,可以抵御地方性的提款危机。甚至在大萧条期间,美国的银行业失败也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至于加拿大的中央银行,加拿大银行则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压力下建立于1935年,本来没有中央银行,加拿大的银行业也可以同样发展。
简而言之,对于现代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中央银行既不是充分也不是必要的。现在人们对于改革美联储有一大堆的建议,但是对于这个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却没有共识。
政策的制定者争论美联储的双重目标即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是否明智,印第安纳众议员潘斯已经引进一项法案,要求修正美联储的法案,只要求美联储一项目标:价格稳定。许多人认为双重目标是给美联储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达到两个最优任务。而且也不清楚中央银行是否有能力实现充分就业。
但是即便是维持价格稳定也不是美联储最初职能。除了一些经济学家,当时很少有人认为美联储职能是维持价格稳定。要知道金本位在很长时间里面维持了价格稳定,而美联储当时的工作就是维持金本位。
在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记者巴格特曾经如此描写伦敦金融中心:论述货币市场就是研究中央银行的实践。巴格特观察到英格兰银行的存在使得货币储存中央化了。他本人更喜欢那些自我结清的银行。这些银行持有短期的可以立即市场化的资产。
巴格特的目标是设计一种央行政策使得商业银行在平时的运作与没有中央银行时候别无二致。如果遇到清偿危机,商业银行将会寻求英格兰银行的支持。这种最后的稻草是美联储和其他的中央银行今天共同的一项职能。这种职能提供美联储一种可能即:美联储可以采取弹性货币的政策,其货币供应量可以增加或者收缩。
美联储第一轮的货币量化宽松出现在2008年秋天,当时是为了应对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倒闭之后产生的流动性危机。我们不清楚2008年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之后时候还要继续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第一轮量化宽松维持太长,而且宽松数量太大。美联储也忘记了巴格特提出的借贷原则:中央银行应该用惩罚性的利率为那些拥有良好资产的银行提供借贷。这项原则保证紧急借贷不会变成资助项目。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未来很多年经济学家将会讨论2008年融资计划是否合理。
如今,已经没有了清偿危机,没有什么理由再继续这种最后贷款人的举动。但是我们又会面临另一个问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能有大量未被承认的与放贷危机和其他不明智借贷有关的亏损。这些损失意味着这些机构事实上资本不足,这显然不是什么短期的流动性问题。
美联储的批评者们日益发现美联储实际上就是一个未经选举的财政机构。它对特定机构的救助构成了信贷的分配和诡异的大规模银行融资行动。低利率政策是银行支持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一项美联储的政策是会修补银行体系,因此让经济雪上加霜。正是修补银行业的失败,而不是不存在的通货紧缩的威胁导致了日本九十年代所谓的失去的十年。存在大规模未被承认的亏损的银行,其旧的亏损将会增长,而新的贷款则会停止。
如今,管制者应该要求银行记录它们的资产,重新注资,而不是把融资计划扩大到中小银行。现在无数的银行正在寻求提高股份,可现在并不是扩大银行股份的时候,现在是让银行增加资本的时候。同时,美联储必须停止以货币政策的名义行财政政策之实。美联储用纳税人的钱来为衰落的银行融资是一个可怕的想法。但是,如果由议会来做这样的事情,至少可以进行民主的讨论和公开的操作。
只要美联储坚持传统的货币政策,那么美联储就能够保持其独立性。但是如果它的行为就像是财政当局,那么普通的公民和他们的代表就会发问:为什么我们需要中央银行?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