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服装行业是处在后危机时代的行业恢复期和格局转型的起跑期。这一年,行业的进步提升与各种新旧制约因素交织并存。生产、投资、内销、出口、企业效益等几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暖态势,但同时,开工不足、成本上扬、市场波动、价格上升等情况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向如意集团颁发“年度杰出大奖”
在这样特殊的一年中,山东却在中国服装行业的大盘中显得非常活跃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不仅体现了内功扎实的整体实力,更为“十二五”发展夯实了前进的基础。
2010,厚积薄发铸品牌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山东纺织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服装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位置看似并不靠前。但在2010年,山东服装企业终于坐上了全国排名的头把交椅。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评出的“2009~2010年度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力前10强”中,新郎希努尔集团跃居首位,耶莉娅集团居第8位,青岛红领集团居第10位;针织行业前10强中,青岛即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位居第三。“2009~2010年度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力500强”总榜单中,山东纺织服装共有54家企业榜上有名,服装企业达到10家,南山、如意、希努尔、鲁泰、即发、耶莉娅、红领、兰雁、岱银、舒朗等基本都占据前排。同时,在全国纺织服装主营业务收入百强和出口百强中,这些企业也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内功得到行业肯定的同时,山东服装一向比较薄弱的品牌建设方面也在这一年得到了井喷式发展。“2010年是省协会主办展会、承办展会以及组团参展最多的一年,为的就是能够加快山东服装品牌的建设,扩大他们在行业和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广宁向《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介绍到。{page_break}
作为检阅中国服装品牌成色的试金石,每年3月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成为了各地服装品牌较量的最具信服力的平台。2010年山东服装组团参展企业数量比2009年增长67%。其中,希努尔集团冠名举办了CHIC开幕式——希努尔之夜,并进行了专场品牌发布;如意集团冠名举办了如意·2010中国服装论坛;舒朗荣获本届展会唯一的“最佳创新产品陈列奖”,同时获得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创新奖提名;耶莉娅荣获了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品质大奖。毫不夸张地说,2010年的CHIC主角位置被山东服企霸道地占据着。
最难能可贵的是,2010年在孔子故乡曲阜举办了首届山东服装家纺博览会。博览会共有139家企业参展,布展面积约14000平方米,包括如意、希努尔、耶莉娅、坦博尔、即发、南山、舒朗在内的龙头企业特装布展并进行了品牌系列发布,首届山东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出炉也宣告了“自己搭台唱戏造势”的新篇章。在抢夺时尚话语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10月底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活动中,青岛一华正红董事长张一华和青岛宝马特公司董事长张崇伟荣获中国“十佳设计师”称号,昭示了山东服装设计人才的崛起。
辉煌“十一五”,产品结构终平衡
看过了山东服装在2010年所取得的成绩,你或许会略感惊讶;但回顾整个“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服装行业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稳步发展中的产业集群在扎实积累、稳步提升后的一个集中爆发。
品牌高度获突破
“在过去的5年当中,山东服装的规模以上企业和产量大幅增加、出口创汇明显增长、企业效益成倍提高、品牌影响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有效改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十分突出。”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建国说道。
据刘建国介绍,“十一五”末,山东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个数由“十五”末的625户增加到1796户,增长了1.87倍;“十一五”末的服装产量比“十五”末的服装产量整整翻了一番,由17亿件增长到34亿件;服装行业出口创汇将比“十五”末增长57.4%,由54.38亿美元增加到85亿美元;服装行业的利税和利润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19倍和2.24倍,利税由51.66亿元增加到165亿元,利润由31.4亿元增加到102亿元。
在品牌方面,山东省服装行业的中国名牌由“十五”初期的2个,增加到如今12个;中国驰名商标由2个增加到8个;山东名牌由29个增加到4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达51个。“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服装品牌在参评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中,新郎·希努尔获“潜力大奖”,红领和耶莉娅先后获“品质大奖”,还有十余个品牌获得提名奖。
龙头企业改善产业结构
在与刘建国的访谈中,他非常看重和自豪的有两点变化:一是山东服装的产品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二是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在这5年中发挥了带动作用。因为前者是一直制约山东服装产业多元发展的老问题,而后者是任何一个地方产业壮大的命脉,这两点在“十一五”期间都取得了较大突破。
山东省服装男装和女装严重失衡的状况随着一个来自烟台的女装品牌的出现得到了改善。舒朗通过五期改造工程,不仅使山东女装异军突起,而且让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的女装生产研发基地拔地而起,同时也为山东女装上市铺平了道路。但舒朗品牌在全国成功的意义远远大于表面,她为山东的服装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和一个可以借鉴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告诉人们:山东人也能做女装,而且做得很好。{page_break}
通过落实“十一五”规划,山东的国家级产业集群达到4个:诸城、郯城、即墨和枣庄,省级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达到11个。山东省服装行业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已达到4个:如意、即发、鲁泰和兰雁,比“十五”末增加2家;省级技术中心达到9家,比“十五”末增加3家。
什么是龙头企业,它的作用和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山东的服企巨擘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们在行业里一跺脚,都将激起千层浪。2010年5月,如意集团一举收购日本最大的瑞纳成衣上市公司,通过全球资源整合,使自己迅速完成了国内优秀的面料产业集团向时尚化国际化服装品牌集团的转型,一举进入全国服装行业的领军企业行列。希努尔男装则通过自身努力,于2010年11月份成功实现A股上市,一次性募集资金13.5亿元,为打造中国全新的男装巨头奠定了基础。这二者的巨大成功虽然是“十一五”最后一年才表露出来,但他们过去火车头般的带动作用,为整个产业的拉动和提升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未来,技术创新做引导
历经辉煌的2010年,在未来的5年,快速崛起中的山东服装有何打算呢?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认为,未来,山东服装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契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在继续抓好服装、家纺两条产业链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大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培育名牌产品、特色产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按计划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努力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节能减排水平,构建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体系。
在谈到5年后即2015年山东服装将实现的具体目标时,他透露:首先,规模以上服装产量达到并维持40亿件,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3%;出口创汇达到150亿美元,增幅保持13%。
第二,主要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50%以上;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很大提高。
第三,重点培育5个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自主品牌,培育15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自主品牌,提高行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比重。争创山东省名牌60块以上。
最后,提高国家级产业集群和国家级研发技术中心建设力度。国家级的名城和产业集群由4个增加到8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由4个增加到7个。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