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装是世界时装界的一个神话,不知为什么,它的时装寿命那么长。人们列了一百个理由,也无法真正诠释为什么牛仔装流行百余年而不衰,而且其穿着者上至总统,下至学童。
牛仔装源于美国西部,带着野气,带着剽悍。它能够进八具有悠久儒雅之风的中国,而且迅疾流行开来,真是始料不及的。
中国人最先看到牛仔装时,只有下装——牛仔裤,时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乍一看到那种粗纹织物的质地,那种蓝中泛白的颜色,有点儿年纪的人都叫“劳动布”。蓝劳动布的瘦腿裤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流行过,蓝瘦腿裤,黄舌头皮鞋.鹅黄袜套,是青年男女大学生的服装。劳动布面料质地较之牛仔布细一些也薄一些。颜色虽然近似,但劳动布的蓝中泛白是均匀的,中国人谓之“褪色”,不像牛仔布这样不规则。到60年代,劳动布做成的服装都是工装式,小翻领,三个贴口袋,工程师、工人都喜欢穿,有人还舍不得劳动时穿用,就拿它作“逛服”,又显得很朴素。中国人刚开始看小青年们穿牛仔裤,总觉得有点儿猴模猴样儿,不规矩, 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因此对牛仔裤表现出一种轻视的态度。
80年代初期,美国电影《欲望号街车》被引进中国,由于詹姆斯·狄恩和马龙·兰兰度的出色表演,使得他们穿牛仔裤的形象震撼了中国的青年人,牛仔裤蔓延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种影响过程和力度颇有些像40年代末至50年代的牛仔裤轰动美国。
在中国民众之中,流传着牛仔裤的故事,不久,连老年人都知道它来自美国西部。年轻人更能神乎其神地说出它的由来:那是在1850年,美国的巴伐利亚移民李·维斯特劳斯在淘金热中用帐篷布制成工装裤,卖给西部淘金工人。当初只是因为其布料坚固、式样合体而受到劳动者的欢迎。媒体上又报道.1874年,牛仔裤的口袋角上被钉上金属铆钉,从实用功能来讲,无疑是较前更为坚固耐穿了。很快,它受到美国西部牧牛、猎牛、贩牛人的喜爱,因而被下层老百姓戏称为“牛仔裤”。牛仔裤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也常遭贬斥。一家名为“贝克”的保险公司对穿牛仔穗来上班的雇员看不惯,即以“无业游民之服”的罪名公开禁止穿用。但是,年轻人似乎是以一种逆反心理来向社会正统势力挑战。于是《欲望号街车》中男主角以着牛仔裤形象使现实社会中的青年人感受到共鸣。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