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种田、带小孩、做家务,忙得团团转;现在,进厂当工人,干的是技术活,每月工资2000多元呢!”4月11日,正在双峰荣诚鞋业鞋面加工车间工作、来自花门镇的女工赵素莲这么自豪地告诉笔者。据县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阳雄绪介绍,像她这样在家门口上班的工人,在全县18家鞋厂企业中,就有21000多人,占全县民营企业职工总人数的60%以上;制鞋业产值已突破5亿元大关,占全县工业主导产业总产值的20.5%;鞋业出口占全县工业品总出口的50%以上,创税收2025万元。双峰鞋业发展撑起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近年来,县委、政府着眼实际,科学谋划,抢抓沿海产业转移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双峰劳力资源丰富优势,大打招商引资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鞋业作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主攻点,成为“全省十大承接产业转移基地”之一。以县经济开发区为依托,整合资源,高标准打造全省首个县级台资鞋业园。先后投资1亿元,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公用市政设施、制鞋产业配套设施“三大会战”,制鞋园区水、电、路、讯功能齐全,绿化、美化、亮化、洁化等配套齐备,为制鞋企业构建一个理想的发展平台和良好的舒适环境。
同时,我县加大领导和工作力度,坚持“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班人马”的“四个一”原则,全力支持制鞋产业的发展壮大。组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工作监察队,推行“谁主管、谁负责”工作制,做到“小事不出厂、大事不跨区”,能解决的问题当天解决,涉及征地、拆迁、资金、环保、评估等业主无法解决的,督促相关单位限期落实,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009年,兴昂鞋业在第三期厂房建设中,我县安排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整个工程的协调服务,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顺利投产。
良好的发展环境与“保姆式”的优质服务,兴昂、荣诚、晟丰等台湾大型生产全球知名品牌鞋的制鞋企业纷纷落户工业园区,并扎根成长,下游配套鞋业加工企业也随即而来,制鞋产业链不断延伸。制鞋产业成为县工业园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加工、制造、物流、出口要素日趋集聚。随着今年2月份兴昂鞋业有限公司首批生产的16000多双女式牛皮凉鞋顺利出口美国,实现了贸易出口“零”的突破,使该公司从2007年以来在我县发展连续实现“四级跳”,预计全县全年可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5000万美元。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