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运动品牌百亿市值新时代揭幕!

来源:东南早报2011/7/6 11:06:00分类:
11:06
热门跟帖

  对于体育用品行业进入品牌百亿规模的新竞争时代,专家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二、三线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年增长超20% 福建运动品牌再攀高峰
  营业收入冲刺百亿规模,并非仅仅是在港上市的几个运动品牌的目标。记者从业界了解到,还有更多的泉州运动品牌,也制定了万店计划,图谋更大的市场份额。不论是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还是非百亿市值的品牌,它们都共同采取了一个策略,即广开门店,不少企业都在为年增千家零售店而忙前忙后。


  在港上市的几个泉州运动品牌的2010年报显示,2010年国内体育用品市场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安踏、特步、三六一度、匹克等香港上市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0%。有机构据此预测,按照这样的速率发展,三年内将出现一批终端规模达万店级别的运动品牌,整个体育用品行业将进入万店时代。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年初发布的2010年全年业绩公报显示,在市场网络的开拓方面,安踏在去年加强了在二、三线市场和高增长潜力地段的渗透,安踏主品牌零售店铺新增958家达7549家。此外,安踏儿童系列及运动生活系列店铺分别增至383家和749家。这意味着,安踏品牌的总店面数已经达到了8681家。而2011年,安踏计划分别将安踏成人店、儿童店及运动生活系列店分别拓宽至8200间、500间及1000间,再加上斐乐店预计在2011年底将增加至300间,安踏体育旗下各个品牌的总店面数将有机会突破10000家,正式进入“万店时代”。


  三六一度开店数紧追其后,公报显示,该公司2011年度上半年店铺总数将达到7263间,期内新增336间,公司亦新开设133间童装店铺以及两间新一代旗舰店,使童装及旗舰店总数分别达到487间及5间。未来公司将维持每年新增600-800间门店的扩张速度,从目前的开店情况来看,该公司认为该目标可在年底达到。此外,管理层还计划每年开设300间童装店,并计划于2012年把童装销售占比升至10%。从以上数据显示看,三六一度到2011年底,开店总数突破8000店规模将不成问题,而到了2012年其终端店铺达到万间也将水到渠成。


  特步的门店2010年共有39家旗舰店及零售店7451家,相比去年增长了12%。此外,去年特步在台湾的第一间分店于台北西门町开业。特步海外事业部经理庄朝辉表示,针对台湾市场,特步将采用区域代理分销模式,走中端价位路线第一年将在台湾开设8—10家专卖店,营业额估计为300万元,最终计划在台湾开300家店。



  匹克2010年新开门店1018家,总数达7224家,相比2009年的6206家,增速达16%。匹克与特步也都计划在2011年增加新门店800至1000千家。


  此外,乔丹、贵人鸟等品牌也制定了万店计划,计划三至四年内将门店数量拓展至万家。进入扩张期的贵人鸟宣称,未来每年要实现新增门店1000-2000家。


  有业界人士认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提供孕育单个品牌万家零售店规模的土壤。如今,在最近一波面向三、四线空白市场的扩张潮中,中国将孕育一批万店规模的品牌。



  今年6月30日,安踏体育在证券市场上的市值已经高达346.15亿港元,而特步国际和匹克体育的市值也在110亿港元左右,宣告运动品牌百亿规模竞争新时代的到来。


  当天,李宁体育收盘市值为141.13亿港元。分析人士指出,从综合发展数据来看,以往一直处在国内体育用品“老大”位置的品牌,其江湖地位已岌岌可危。随着泉州运动品牌百亿规模新阵线的形成,未来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将出现新的竞争格局。{page_break}


  对于体育用品行业进入品牌百亿规模的新竞争时代,专家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二、三线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二三四线市场提供增长空间


  提升单店业绩


  此前,就在泉州几大运动品牌门店数量纷纷超过8000家的关口,李宁的年报宣称,行业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及店面租金的快速上涨,给产业链各环节带来压力,过去依赖分销商开店推动增长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各层级市场已经由快速的规模化增长转变为结构化增长。


  对此,长期观察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驿扬(上海)公关传播机构顾问罗时金认为,8000家店规模对于体育品牌来讲不能完全说已经饱和,李宁的市场与泉州的众运动品牌的主打市场还是有些区别。相对于李宁主打国内一、二线城市市场来看,对于主要市场放在二、三线城市的泉州品牌来讲,目前市场并没完全饱和,但是行业增速将趋向缓慢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他提醒,李宁的分析对于泉州体育品牌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在经历了多年来的市场“圈地运动”后,泉州品牌的营销重心,应从原来只追求门店的数量转向更注重单店业绩的提升。他认为,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正在从以前的跑马圈地时代转向精耕细作时代,提升终端店铺的盈利能力是当务之急。


  拓宽终端渠道


  安踏公司副总裁张涛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得益于二、三线市场的巨大潜力,突破“8000店”的关口后,安踏的店数还将继续增长。“我们始终面对的是中国最广泛的人群。我们面对的人群基数大、范围广,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店面来服务我们的消费者。”他说。


  有业界人士表示,现在是信息时代,对运动品牌来讲,这同时也是渠道革命的时代,安踏提出今年将完成“万家店铺”的雄心壮志后,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其他品牌在未来二至三年实现万店规模只是时间的问题。据统计,国内体育用品品牌的网点有70%布局在二、三线城市,数量众多的二、三线城市为这些品牌提供了巨大空间和消费市场。大家现有疑问的是,究竟应继续壮大实体店还是着力发展线上渠道。


  作为国内二线品牌的代表,贵人鸟集团品牌经理王志栋认为,现在很多国内服饰企业的终端网络都达到了五六千家门店的规模,拥有7000家门店以上的也有好几个品牌,这主要是企业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的容量很大,能容纳下这么多分店。贵人鸟在国内就只设有27个销售区域市场,相差不多的品牌都只有20到30个销售区域。因此,在国内还有许多区域市场尚未涉足开发,这里面有大量的开店空间,远没有饱和。



  他表示,由于贵人鸟开店扩张的方向主要是在三、四线市场,这些区域市场在以前是空白状况。“对我们而言,企业积累发展壮大后,需要在这些市场迅速开店布局,形成规模,并抢占先机辐射周边市场。因此,目前贵人鸟也处于快速扩张期,我们现在每年计划开店的数量在1000到2000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拥有的店铺总量已超过了5000家。”他说。


  挖掘消费潜力


  中国服装协会市场专家委员会委员、比蓝国际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凯洛认为,这股风潮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巨大而又极具诱惑力的中国市场,以及中国庞大的经济型消费阶层。随着中国一线市场容量的饱和,数量庞大的中国二、三、四线城市成为鞋服品牌下一步进军的重点,中国城市化进程为它们的市场拓展和渠道下沉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目前国内二、三、四线市场的巨大容量造就了品牌的开店冲动,在当地市场逐渐成熟,购买力持续提高的情况下,品牌商大规模布点非常有必要。”他说。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