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或将易主
在太原市柳巷的铜锣湾商业步行街,短短不足300米的长度,云集了众多国内体育品牌的专卖店,李宁、安踏、特步、匹克、乔丹等等品牌都在这里有专卖门店,几乎是门对门、门挨门。尤其以李宁、安踏和特步最为相近,在30米的距离内,三家门店同时营业。
如此近的销售距离,活动促销自然是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同时在进行折扣促销,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白热化的竞争可见一斑。
A 农村包围城市“一哥”受困
记者从李宁官网查询到,截至2011年7月16日,在太原市有11家李宁品牌官方专卖店,安踏只有3家官方专卖店,但是安踏在大同、忻州、晋城等地级市设有大量专卖店,总共达到15家之多,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围攻李宁,特步、鸿星尔克等品牌也采用类似的战略,将销售终端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地方县市,那里有比省会城市更多的人口和消费者,也符合产品的中低端市场定位特点。而且从人口数量上来说,太原人口只占山西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一位代理某体育品牌多年的经销商告诉记者,近年来李宁品牌不断调整战略部署,甚至还推出中低端“新动”品牌来阻击二线品牌的追击,不过其主力定位90后市场,给了安踏、特步等“追兵”可乘之机,同时其门店相对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相对安踏等品牌将大量门店开到了三四线城市甚至县一级单位,占领了大量中低端市场,而在中高端市场,李宁同阿迪、耐克的交锋也一直处于下风,品牌影响力还远不如这些国际大牌,因此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业绩这两年一直不佳,也就不足为奇。
B “一哥”业绩下滑品牌影响力尚存
前不久,李宁品牌发布2011年度上半年财报,公司上半年整体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5%,可以说,从进入2011年,李宁品牌业绩就在一直下滑。不过从去年的整体销售来说,李宁品牌还是排名国内体育品牌年营业额第一的。2010年,李宁的营业收入达到94.79亿元,高于安踏的74.08亿元。
销售额仅次于李宁的安踏,也表示会抓住这个机会,大力扩张,因此加强了在二、三线市场和高增长潜力地段的渗透,争取在2011年年底总店面数突破10000家。虽然李宁的销售业绩下滑,但就品牌影响力而言,并不会随着业绩的下滑也大幅度下滑,因为品牌是一个观念和时间积累而成的忠诚度问题,不简单地对等于销售好坏。
一位经销多年体育品牌的人士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如果单纯从销售额、利润率这些数字的角度来看,这一两年国内运动品牌先后排名会有变化,比如安踏取代李宁成为市场占有率的老大。但这些数字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品牌地位的根本变化。因为品牌地位除了市场占有率之外,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心中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很难在短的时间发生变化。尤其在2008年,李宁点燃奥运火炬的镜头更是会长时间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以及奥运期间赞助央视所有主持人和出镜记者全部服装的讨巧之举,更是把李宁国内体育品牌“一哥”的地位牢牢坐稳。
□链接:
7月16日,李宁公司作出预告,公司上半年整体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5%,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12.9%下降到6%至7%。到11日收市为止,李宁已连跌4天,目前股价只有10.20,市值较去年4月股价见顶的31.15元高位蒸发超过220亿元。
安踏体育2010年度业绩公告,截至2010年12月底,安踏全年营业额比上年同期提高26.1%至74.0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比上年同期提高24%至15.51亿元。同时,安踏零售店去年数目净增加958家至7549家。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