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是在坑爹嘛。”面对记者,52岁的何志军(化名)愤怒了。
这个在巴山兰花小区,弹棉花、做棉被生意的手艺人,怎么也想不到,白花花的皮棉,隐藏着的“潜规则”竟,“做这行10多年了,今年缺斤少两特别严重。”何志军说。
炎热的天气里,因为棉花闹心的,还有在朝天门做棉质内衣批发的老板杨林。
望着仓库里,堆得高高的各式新款秋季棉质内衣,拿着厂家整体涨价30%~50%最新的报价单,在服装界摸爬滚打已有10年的杨林,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季,做最坏的打算。
去年,“棉里藏针”曾让很多揪心。但那个时候,它离市民的生活似乎还很远。然而随着时间的发酵,“棉里藏针”的威力正悄然显现,秋冬季棉质衣物、各类床上用品,大幅涨价30%~50%,市面上,原料则疯狂的棉短斤少两超过10%。
短斤少两的原棉
外包装上,显示的毛重是86.8公斤,生产年月为2010年12月。
而82.6公斤,则是7月18日,何志军从借来附近的一个废品回收站的拓秤,重新复称时,记者看到的数据。这包从我市最大棉花批发地新疆托克逊,买来的棉花。
“现在棉花价格本来就高,短斤少两这么多,如果我足额转卖给周边的居民,只有亏本的份。”在何志军看来,将这些短斤少两的事转嫁给做棉被的消费者,显然不现实,“在小区里做生意,最讲诚信二字。”何志军很无奈,只能选择向批发商讨说法。
而在我市最大的原棉批发地,建桥工业园,刘姓批发商向记者大倒苦水,今年批发棉花短斤少两,全是因为去年那波棉花炒作风造成,不少厂家在去年年底那波疯狂行情中,纷纷选择短斤少两。“我们遇到最多短斤少两的棉花达到过10%。”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批发商告诉记者。
发疯的棉制衣物
在我市服装批发集中地,朝天门市场,几乎所有的棉质衣物批发商,都在近期不约而同收到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国内的消息,今年纯棉质秋冬装大幅涨价30%~50%已经成为定局。
“床上用品上涨幅度最大,最多的可达50%。”做床上用品批发15年的李可军告诉记者,今年几乎所有的床上用品都大幅提价,除了产业链上各级人员工资上涨外,原材料棉花的大幅攀升是主因。
“家居服、女式内衣、保暖内衣同类产品,在去年的基础上,也差不多涨价30%左右。”朝天门做棉质服装的大型批发商,大双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批发商和终端商,考虑提高去年老款和今年春款的比例,必将价格是今年秋冬装绕不过的一道坎。{page_break}
而来自多家国内大型服装厂的消息,除了进价上涨了,现今年秋装更新的频率慢了。“市场最近款式上得慢了,几乎所有厂家今年的开发款式,都已大幅下降。”做家居服批发生意的林正东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终端商。
炒棉炒出后遗症
服装行业分析师李铁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初就曾有业内人士预言,去年那波“棉里藏针”的价格疯涨,会在今年下半年,像传染病毒一般,在整个纺织服装整个产业链进行传导,现在这个传言正在成为事实。
“棉花到皮棉,再到棉纱,在到布匹,再到印染后可以加工的服装面料,产业链的周期一般在半年以上。”资深服装行业分析师刘恒表示,今秋冬即将上市的衣物和棉纺制品所用原材料,正是去年历史最高价位棉花所生产出来的布匹。
事实是,今年上半年,由于原料库存尚充足,棉花涨价似乎并未反映在春装和夏装上,直到秋季来临,“症状”终于发作,“平均上涨3成的秋装新品价格,今年的生意够呛。”杨林表示。而在李铁波看来,现在是到了服装生产厂商、批发商、消费者也不得不正视这“棉花涨价症候群”。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