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个突破”,实现华丽转身 ——论皮革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经验成效
来源:2011/8/5 9:37:00分类:
海宁中国皮革城作为一个“无中生有”的专业市场,从1994年的3.1万平方米起步,历经十多年培育,目前建筑面积超过77万平方米,拥有2800多家皮革企业经营户,2010年客流量达455万人次,成为全国皮革行业的龙头市场,也是皮革价格信息、市场行情、流行趋势的发布中心。
近几年来,皮革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面临着资源和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丧失、产业的传统竞争力下降等诸多问题。海宁中国皮革城作为行业的引领者,承担着产业和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转型升级既是内在的动因,也是外部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皮革城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一)突破单一经营模式,构建供产销完整价值链。
近几年来,海宁中国皮革城通过皮革产业价值链上下游的整合,不断创新拓展市场功能,努力打造一个贴近适应产业发展趋势要求的深层次产业服务平台。
一是完善供应链。兴建6.2万平方米的原辅料市场,引进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皮革原辅材料供应商250户,解决了皮革制品生产企业原辅材料货源分散、品种单一、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使个性化消费时代的企业个性化生产有了较好的原辅材料供应基地,并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二是完善产业链。兴建了27万平方米的皮革城出口加工区,解决了入驻企业老厂区规模太小、生产车间布局简陋、不符合采购商接单要求等问题,通过租售结合的方式,为中小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创造了平台,大大加快了入驻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工区也被评为“浙江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嘉兴市乙级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
三是完善销售链。利用现代shopping mall的理念和标准实施市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根据产业需求,积极实施市场扩容,并通过对各期市场细分划行归市,确保做大而不做胖,各交易区之间客源共享,互不恶性竞争。销售模式也已经从批发为主,转变为现货批发、休闲购物、看样下单相结合的复合型交易模式,并配套有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设施,完善了市场服务功能。
(二)突破传统商业模式,以时尚提升市场附加值
对内,海宁中国皮革城积极倡导企业走时尚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夯实自身基础。一是引牌入市,对注重品牌与设计的企业在新市场招商时给予优先,在市场内设立品牌区,并通过评选皮革城知名和新锐品牌等活动,提升企业品牌化经营积极性。二是规范管理,通过市场准入、品牌备案监察和知识产权整治等多种途径,净化品牌经营空间;起草《海宁皮革浙江区域名牌佩挂使用章程》,鼓励、规范企业加盟。三是提升设计,通过举办14届“真皮标志杯”中国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和设计师论坛、企业与设计师联谊等活动,为企业和设计师牵线搭桥,增强设计研发能力。四是优化工艺,通过开办哥本哈根毛皮学院培训讲座、组织企业赴国外学习考察,提高企业的制作工艺水平。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海宁中国皮革城投资6亿元,兴建占地约150亩,总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的皮革品牌风尚中心。这是国内首个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的总部商务区。中心开业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培育举措,成立皮革设计师协会,和清华大学、中国美院合作分别设立设计研发培训机构,引进院校智力提升“海宁设计”的理论素养;与法国时尚设计师协会合作,建立国际皮革品牌与设计交流中心,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经验,加快赶超国际一流设计水平的步伐。
对外,皮革城努力将海宁总部打造为“中国皮革服装流趋势发布中心”,提升时尚影响力。一方面在海宁本地举办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中国皮革时尚周等高规格的时尚发布活动,其中与央视合作举办发布达4次,海宁皮革城也因此被央视授予CCTV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发布基地。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以海宁皮革的整体形象走出去,包括组团参加国内外的知名展会,在展会上进行时尚发布;包括通过皮装时尚万里行、“京杭古运河?皮都时尚风”、时尚都市行等活动,组织企业在全国各大都市举办时尚发布,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感受海宁皮革的时尚魅力。
传统的商业模式的突破,实现了市场时尚附加值的提升,大大增强了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突破传统市场模式,加速连锁布局全国皮革市场
在皮革城本部海宁,除了77万平方米的一期市场、二期鞋城和皮草广场、三期品牌风尚中心、四期的裘皮服装专业市场之外,五期品牌生活馆也即将开建。同时,公司上市产生的超募资金为在全国加速布局提供了契机。
2009年7月,总投资4.5亿元的辽阳佟二堡海宁皮革城正式奠基,并于2010年下半年正式开门迎客。佟二堡是东北的“皮革之都”。因为北方寒冷,对皮革服装需求量较大,佟二堡的皮装、裘皮产业发展迅猛。建成后的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引进国内外众多的知名品牌,涵盖皮具箱包、皮革服装和裘皮服装等。而海宁皮革城的很多商户也在佟二堡设立分公司。海宁的皮革生产企业通过这样一条便捷的渠道,把产品销售到巨大的北方市场。
东北只是海宁皮革城加速布局全国的其中一点。位于苏北的沭阳海宁皮革城由海宁中国皮革城投资控股,市场已于2009年营业,客源辐射苏鲁豫皖。
为进一步实施“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战略,2010年1月,公司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书》,拟参与成都市新都区北部商城开发建设,投资建设面积约200亩成都海宁皮革城,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10年4月,海宁皮城又牵手河南新乡汇金国际广场,购买7.5万平方米商业房产用于开发新乡海宁皮革城项目,并着力打造成中原最大皮革市场,预计开业时间将在2011年10月左右。这样的大规模布局,将在全国逐步展开,实现公司的品牌输出和管理输出。
公司在尝试走出去的同时,通过建设网上市场,革新商贸服务业态,编制发布“海宁·中国皮革指数”等举措,进一步确立海宁皮革的龙头地位,进而推动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二、皮革城转型升级的成效
1、龙头地位进一步确立。时至今日,海宁中国皮革城始终保持了全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皮革专业市场,总部基地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外拓市场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含在建),辐射东北、中原、成渝地区,公司效益大幅攀升。2010年1月26日,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公发上市的皮革专业市场。
2、推动了产业的转型提升。海宁中国皮革城“以服务产业为主线”的转型升级,拉动了海宁皮革产业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了海宁皮革产业的转型提升。走时尚化道路,用时尚来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最符合中国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实际的战略选择。以海宁每年600万件皮衣走时尚路线计算,每件多卖200元,一年的时尚附加值就超过10亿元。
3、加快了海宁城市新区建设。海宁中国皮革城的搬迁扩建,为海宁市城西商贸新区的开发注入了活力,围绕着海宁皮革城,商业、物流、金融、餐饮、外包服务等一大批三产服务企业得以集聚、发展,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快速扩张,也为海宁人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财富。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