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衣食住行是生活之本。日前,某NGO组织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引发了公众对于“衣”的安全环保方面的担心。这份报告称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匡威、KAPPA、李宁、H&M等多家全球知名服装品牌产品中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残留。
报告还指出,任何企业都具有淘汰有害化学物质的义务,那不只局限于向发达国家消费者出售的最终产品,还包括影响发展中国家工人和环境的生产过程。
在被涉及的服装品牌中,李宁公司是最快表态的中国企业,他们于8月22日和24日,先后在官网上发布声明,不仅对“产品是否符合欧盟REACH标准”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解答,还做出了在供应链中实现环境友好型排放的积极承诺。
欧盟于2005年颁布了《REACH法规》,在附录17中提出: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用于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助剂其添加的NPE物质不得超过1000毫克/千克。据悉,李宁的所有产品都通过了第三方国际检测机构的检测,是安全的、无毒的,完全能在欧盟任何国家销售,消费者可以放心穿着使用。
作为绝大多数品牌和国家现在普遍使用的一种物质,如何将NPE的危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需要多层次协同推进。长期以来,包括李宁在内的众多纺织品服装企业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要想达到最后的胜利和NPE的完全消除,还需要一定时间。
因为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如果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来执行,国内大多中小企业将无法生存,大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将大幅提升,而采购商和消费者并不接受价格提升,从而导致企业综合竞争力下降。
未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必然会继续以负责任的态度,在材料研发、生产工艺、检验测试等关键环节中加大投入和改进品质,缩短“去NPE化”所需要的时间,为消除有害物质对于环境的影响,引领行业健康、绿色发展贡献力量。{page_break}
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8月26日,李宁公司就宣布于2019年在供应链中最终消除影响环境的化学物质,实现环境友好型排放;将NP、NPE等列入化学品控制名单,推动供应商在各个环节中严格遵守这一要求;在接下去的4个月时间里,和200余家供应商、行业权威机构、NGO组织等密切沟通,商讨对于2019年实现环境友好排放目标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在2011年底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公布于众。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