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服饰: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来源:本网 2011/11/5 10:29:00分类:
10:29
热门跟帖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是苏轼《浣溪沙·端午》中对人们服饰的前描写。


  人们为什么在胳膊上缠绕着五彩丝线,女性的发髻上为仆么插戴着用五彩缯帛剪成的钗符呢?原来,这都是古时端午节的习俗。


  系长命缕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长命缕又称“五彩丝”、“续命缕”、“辟兵缯”、“朱索”等。南朝粱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小病瘟……”可见,有辟邪驱瘟之意。据说,这种习俗也如同端午节一样,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用粽子作祭,可是常常被蛟龙抢食,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撮成细绳系紧粽子,来避免蛟龙的抢食。后世多在端午节给小孩系长命缕,以祈求孩子健康成长。《清嘉录》卷五就曾记载:“五月五日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并为它起了个新名称“长寿线”。始于汉代的这一端午节特色佩饰,经历代传承与变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称谓、造型因年代、地区等的不同也不尽相同。


  剪五彩缯棉制成钗符插裁在发髻上以辟不祥也是古时端午节的习俗。宋《岁时广记·端午》:“(岁时杂记):端午剪缯作小符,争逞精巧,于髻之上。都城亦多扑卖,名钗头符。”


  “彩线轻缠红下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给我们展现了古时人们过端午节的热闹景象。无论是佩带长命缕,还是插戴钗符,都是中国人祈福心理的体现,是文化的产物,是服饰民俗学的重要佐证。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