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牌床单、金蝶地毯……作为一个曾经的“轻纺明星城市”,上世纪80年代的“大荆州”培育出了不少棉纺名牌,其辉煌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沉寂多年以后,如今荆州的棉纺行业情况又如何?日前,记者走访了公安县金安纺织集团、沙市区奥达纺织、监利县玉沙集团等3家棉纺加工龙头企业。荆州棉纺企业是否能重现昔日的辉煌?答案或许就在他们身上。
振兴 首先重塑品牌
从辉煌到陷落,再到如今,随着省委、省政府“壮腰工程”的实施,荆州打造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业目标的确立,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再次降临。尽快再现荆州棉纺的辉煌,是我市每一家棉纺加工企业肩负的历史重任,更是600多万荆州人民的殷切期望。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棉纺织企业1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9家,年加工能力130万锭,可加工处理皮棉19.5万吨。前面提到的金安纺织集团、奥达纺织、玉沙集团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产品不仅占据了国内大片的市场份额,而且在亚洲、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都能看见荆州的棉纺加工产品。
在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局长陈斌看来,这些企业无论从规模、销量还是科技、创新,都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荆州的棉纺加工业正凭借着江汉平原的独特优势,重新树立起了荆州的棉纺品牌。
壮大 挑战中不断前行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荆州的棉价仿佛坐了趟过山车,经历了暴涨暴跌的轮回。伴随着如此起伏的价格,不仅是无数棉农过山车般的心情,还有无数棉纺企业生存或破产的经营现状。再加上此前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棉纺企业经营更是难上加难。
危机面前如何自救突围?金安选择的是突出产业优势,加快基地建设。在收购成本上升,原材料紧张的情况下,金安从棉农的利益出发,增加收购基地,完善收购措施,优惠让利于民。根据公安县的棉花资源状况,结合企业不断发展对棉花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有的放矢,分期投入,建起多个棉花收购加工基地,为满足扩大再生产需求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与棉农合作中,不断完善相关措施,与棉农建立了坦诚相待,互利互惠依存关系,建立公平有序的收购秩序,这些都让金安在棉农中享有很高的信誉度。
此外,为应对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金安在经过大量市场调查认证的基础上,迅速推出非棉产品抢占市场、规避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根。目前,金安非纯棉产品比重达35%,其中,竹纤维、莫代尔、人棉各占10%,已形成纯棉系列、涤棉系列、非棉纤维系列、高端产品共四大系列产品,产品开发能力已位居全省前列,产品市场适应性跃升。
“十二五”期间,湖北金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力度,形成总资产10亿元,年耗籽棉10万吨,年销售10亿元,集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服装、棉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国家全能大型棉纺织企业,让荆州的棉纺加工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成为领头羊。
延伸 从超越自己做起
在荆州的棉纺加工行业,奥达算是一家“老字号”了。作为一家由荆州市荆沙棉纺织有限公司改制成立的大型民营企业,经过企业改制和产业升级,如今的奥达已经成为湖北省重点骨干工业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优秀民营企业。早在2004年3月就被中国棉纺织协会授予棉纺织行业前五十强“排头兵企业(集团)”荣誉称号。借助丰富的生产经验和荆州优越的地理、资源优势,奥达已经实现了年销售4亿元的目标,并为国内各大著名企业厂商提供原料支持。
从传统的纺纱、织布到印染,奥达积极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作为传统行业,纺织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近两年的棉价过山车,许多棉纺企业经营困难,而位于公安县的湖北金安纺织集团,却创造了23年无停产、无亏损、无产品积压的记录。在引进新设备的同时,对老设备进行改造,提高了生产能力,同时保存了部分老设备进行生产,紧跟市场,依据市场适时调整设备的设置,抓住机遇,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并在其中不断壮大。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奥达《整体改造提升升级》项目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这是决定奥达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总投资近3亿元的项目,对增加税收、就业岗位、带动地方经济、促进荆州纺织业的发展也会起着推动作用。
奥达纺织总经理熊军介绍,公司目前正建设一个总投资达6亿元、占地600多亩的纺织工业园,工业园二期工程就是上三条印染生产线,届时,公司将形成完整的棉纺产业链。
质量 让小毛巾走向大世界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厂成长为资产4.2亿元、员工1300多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利县玉沙集团的“自我救赎”是通过一条条毛巾实现的。
瞄准着高端市场,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展开产品设计,细节不仅体现在每一条毛巾的材质选择,甚至连花色、纹路都考虑到其中。
毛巾、茶巾、浴巾,这些我们看似普普通通的小物件,在玉沙人的眼里却是能代表荆州走向世界的一张另类“名片”: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产品检测标准,作出与他们品位、生活习惯相符合的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目前,玉沙生产的50%的毛巾、浴巾等成品都远销海外。
“目前公司接到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6月,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欧美、俄罗斯这样的海外市场。”在玉沙的产品展示厅内,董事长唐想林向记者介绍企业情况时,言语中透露出满满的自豪。
在玉沙的车间内,记者获悉,该公司500台毛巾织机,8条印染生产线正在满负荷地运行。但唐想林表示这还不够,他告诉记者,150亩新厂区的建设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建成后将有16条生产线,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他们提出的目标是销售收入过10亿元,税收过5000万元。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