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港惠一便所主题餐厅的招牌
在重庆江北观音桥商圈一便所主题餐厅里,一份汤,端上桌发现装在“马桶”里
菜“马桶五号”
精致的餐具、精美的摆设似乎才和美食相匹配,这也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对美食文化的追求。而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就餐的餐厅装饰得像卫生间,为你盛食物的餐具不是马桶形状的盘子就是便便形状的器具,面对这种就餐环境你还能吃得下饭吗?也许你会说不,但是近日在北京流行的马桶主题的餐厅却备受很多年轻人追捧。
■事件缘起
马桶餐厅看着刺激吃着一般
什么是马桶主题的餐厅呢?就是在这个餐厅里,为你盛菜盛汤的餐具就是马桶——制造成马桶形状的餐具,而喝饮料的杯子也是被设计成了便便的形状,就连人们的座椅也被马桶替代了。走进这样的餐厅,你会看到人们在从小型“马桶”里夹菜,对于这样的场景,很多年轻人纷至沓来,体验新奇,也有很多人对于这样的感官冲击表示无法接受。
网友眼汨说:“我看着道具就已经很饱了。”也有网友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吃了,回来表示:“看着新奇,菜一点也不好吃。”眼看着美食和马桶的结合,虽然有人觉得新奇,有人觉得难以接受,但是大家都觉得这是在借势炒作,在用极致的方式满足某些人的逆反心理,不是真的在做美食,也有网友觉得这是对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美食文化的挑战。
■文化分析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这是一种污秽美学
对于厕所和美食结合在一起,却能吸引人们兴趣的情况,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朱大可说:“这种现象在文化学上称之为‘恶心趣味’或‘污秽美学’。它的走红有多重原因,大多数人可能只是好奇,他们往往不会进行第二次访问,而少数人则会成为它的常客,因为这能够满足青年的反叛心理,也能够满足某种变相趣味者的精神需求。”
而对于很多人觉得这种看似恶搞的餐厅模式有辱于我们的美食文化,朱大可表示:“我个人不喜欢这类亚文化餐厅,我也不会成为它的常客,但我很愿意去那里坐坐,观察一下食客们的反应。它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现场。对于各种亚文化、小众文化乃至微众文化,应当给它们留下生存和生长的空间。如果我们不能宽容这种另类文化,就无法营造‘文化多元化’的繁荣格局。”
■心理分析
心理学家石勇:吸引人是因为刺激感强
虽然很多人会觉得看到满桌子的马桶餐具会有心理反应,却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去体验一番,著名心理学家石勇说:“厕所和美食是能够引起人的两种相互排斥感情的东西:恶心和喜爱——并且,它们恰恰和人的生理有关,即‘屙’和‘吃’。单独吃美食或上厕所,非常平淡,一点也不新鲜好玩,但把它们组合起来,就非常有意思了,在心理上,这两种相互排斥的情感相互冲撞,而又融为一体,给人非常强烈的刺激,自然会勾引起想体验一番的人的兴趣。”
石勇表示,对于这种心理,有人说是“变态”或“追求新奇”,都对。但还有“恶搞”、“叛逆”、“表演”的心理,人们想获得那种摆脱平淡,体验到以前一直被负面评价,从而具有诱惑性的东西的快感,而在那一瞬间,体验者成了好像有人在背后观看他的主角。当然,具有这种心理的多是年轻人,老年人在心理上不玩这个。而重要的是,年轻人也玩不了多久,马上就会腻的,因为这些东西只能玩一回,玩多了就只会恶心。
而对于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对美食有辱的做法,石勇表示:“是有辱美食文化,毕竟,餐厅是让人去吃饭的,不是去让人体验一种有点‘变态’的心理的。但不摆出侮辱美食文化的POSE,怎么能够吸引关注?只是商家必须明白,玩‘厕所餐厅’,只是一个炒作的概念,真要把餐厅搞成厕所一样,那玩不了多久,就等着关门吧。消费者的‘变态’心理不可能持续多久,因为只要持续两回,就‘正常’而毫无意思了。所以整个社会,真不必担心谁玩出什么花样来侮辱‘美食文化’,因为消费者说到底是去体验美食的。”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