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热门跟帖
1月1日,伴随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及税务环保等七大新政,外加东莞力推“双转型”压力下,东莞台商正遭遇烈火般煎熬。相关人士称,目前,东莞台企已有500多家搬离东莞。(1月21日《南方都市报》) 经济界有句话说,全国台商三分之一在广东,广东台商三分之一在东莞。数据显示,东莞市拥有台资企业5600多家,台资企业投资总额超过40亿美元,占全市外资投入比例的1/3。这一背景下,台商的搬离无疑引人重视。 依我理解,其实东莞方面无需太紧张。东莞号称“世界制鞋中心”,且看那些搬走的鞋企都是什么样的企业?如果说,东莞“世界制鞋中心”称号是建立在低档、作坊式鞋企基础上的,那么这样的中心,必然朝不保夕,也无任何可傲之处。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走,来,都是寻常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量传统企业的搬离,反而能腾出发展空间。 台企搬离东莞,看似只是东莞的事,但实际上与我们有关。 台商为何撤离?已经搬离东莞的一位杨姓台商说,“在内陆城市,包括环保、土地、税务优惠,还有劳动合同法,都不是问题”。“都不是问题”,其潜台词是都可以为资本让路,而这,是以牺牲守法成本为代价的。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悲剧,一个地区守法了,严格执行法律了,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结果资本“人在曹营心在汉”,纷纷谋求外迁。而另一个地区,消极对待法律,尤其在环保、土地和用工上,大开绿灯。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法律倒挂”。在法治社会,应该让守法者得益,让违法者遭殃。然而,因为“倒挂”的存在,在一时经济发展上,却让违法者得益,守法者遭殃(姑且认为东莞是遭殃)。 不妨作一个设想,如果“全国一盘棋”,如果在对法律和科学发展的认识上高度一致,那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台企搬离东莞吗?毕竟,东莞更具有产业基础,传统产业已形成产业链。如何不让守法者吃亏,不让“出头椽子先烂”,无疑,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