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砥砺 本土女装集体“亮剑”

来源:2012/3/27 21:12:00分类:
21:12
热门跟帖

 


  “一家在华叱咤风云15年的时尚品牌,突然间不顾品牌形象地采用极端方式收回代理权,老牌外资女装品牌必然被逼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位服装业内人士摇头叹息。


  2011年,中国女装市场出了一件事,旗下拥有Vero Moda及Only品牌的丹麦时装巨头绫致时装公司与加盟商闹出纠纷,强行收回了代理权。这件事孰对孰错暂且不说,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还是Zara、H&M、Gap及Uniqlo这些“快时尚”品牌攻城掠地的惊人速度,使这家老牌时尚公司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本土快时尚品牌如太平鸟、拉夏贝尔等的迅速崛起,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爱逛街购物的女士一定注意到了,在国内许多城市里迅速冒出了一个新的淑女服装品牌:拉夏贝尔。仅用了一年时间,拉夏贝尔在全国的店面数量就达到了700余家,2011年底达到900家,2012年,它的门店计划是达到1400家。


  “我们研究发现,国内少淑女装的市场容量很大,现在的市场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而在这个领域中做得比较好的多是国外品牌,本土品牌相对还有待提高,我们想发掘能够冲击国际品牌的本土品牌。”创始人邢加兴说。


  拉夏贝尔定位于白领时尚淑女装,和国外的服装企业一样,邢加兴也早就开始采用了多品牌战略,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另外,尽管拉夏贝尔在设计、渠道方面有很深的积淀,但让它显得更突出的是公司整体的运营管理能力,尤其是在供应量管理上有很大的优势。


  定位于快时尚,就自然需要满足消费者风格求变的消费需求,现在,拉夏贝尔更新服装款式也非常快,一年推出上千款,每个星期去都会有新款式上市。拉夏贝尔设计师按照每两个星期出一批的新款要求来进行更新,而由于还需要生产、发货、分货等流程,因此,一般设计师会提前很久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师对潮流的准确预测。这对公司系统化的运营有很大的考量,这需要很多年的积淀。当然,这也需要对供应链的管理很到位,拉夏贝尔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产品生产和物流体系的团队,也是公司成为“快时尚”专家的有力保障。


  短时间内,中国还出不了Chanel和Dior这样的顶级奢侈品牌。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中高端女装市场,本土品牌已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从玛斯菲尔、例外、白领、吉芬、歌力思,到欧时力、雅莹、玖姿,再到哥弟、声雨竹,这些面向成熟、知性女人的高端品牌,以及拉夏贝尔、太平鸟、衣恋、歌莉娅、淑女屋、阿依莲这样定位于小白领的快时尚少淑装品牌,本土女装已经构筑出一个全方位的品牌架构,而且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从中国女装的特点来说,首先是消费观念改变、品牌意识加强;其次,市场细分化,国际品牌布局中国,竞争愈加激烈;其三,设计力量相对薄弱。其四,具有相当实力的女装品牌企业迅速崛起;最后,销售渠道多样化。


  首先是消费观念改变、品牌意识加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年轻女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追求自我风格和个体完美的趋势日益展现,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者着装讲究个性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已成为一种时尚;大部分女性愿意以服装来显示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品味,而各个年龄段的女性消费者对品牌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市场更加细分化,国际品牌布局中国,竞争愈加激烈。站在全球高度分析女装格局,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欧洲品牌女装凭借其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规模,仍然占据着行业的领袖地位。当前国外女装品牌已经开始加快在我国的扩张速度,H&M、ZARA、C&A已纷纷涌进中国市场并占据了领先优势,美国的GAP也已在中国开店。随着他们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女装市场竞争将更趋白热化。


  我国女装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仍有一部分存在库存高、周转速度慢、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同时消费者对女装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市场份额不稳定,使得价格战和终端的促销战频繁上演。中国女装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正由过去的降价竞争快速变成款式、时尚、销售环境、文化底蕴、品牌地位等综合因素的竞争。加之今年以来服装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销售下滑、利润变薄,一些服装企业把重心越来越多地偏移向二三线城市,将二线城市作为其发展、扩张的切入点,将激烈的市场竞争带到原本平静的二三线地区。


  具有相当实力的女装品牌企业迅速崛起。欧美品牌女装市场大约有百年历史,代表了当今女装业主流的发展趋势。而中国品牌女装经营之路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刚刚开始,正如中国经济一样,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猛,欧美品牌女装十年所走过的路,中国品牌女装可能只需要三五年就走完了。近年来,随着女装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逐渐加剧,优胜劣汰的市场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女装品牌,诞生了具有明显区域色彩的产业集群。同时很多规模较大的女装企业目前都已延伸出不止一个品牌,中国女装企业正从单一品牌向多品牌、多品类过渡,以实现品牌化战略。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