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潮”席卷珠三角 东莞300鞋厂倒闭

来源:华西都市报2008/2/24 0:00:00分类:
标签:珠三角
00:00
热门跟帖
    专家称:在用工荒、新法实施的形势下,中小企业必须加快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眼下,珠三角地区“用工荒”闹得正厉害,昨日记者连线东莞企业、当地政府了解到,因为工人短缺,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自身竞争力减弱等因素,当地不少中小型制衣、制鞋企业纷纷转让、关门。 珠三角地区出现严重“用工荒”  现状  新法实施 中小企业纷纷关门  广州花都区小型制衣厂转让、广州海珠区吉旺制衣厂转让、东莞厚街鞋厂转让……今年春节前后,广州、东莞大街小巷张贴着很多这类广告。  2002年,范先生在东莞市厚街镇开了一家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小型鞋厂,工人40-60人,设备俱全。前几年鞋厂订单很多,生意不错。然而,19日,范先生却张贴了转让广告。“《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的用工成本就差不多要增加10%,人也不好招,没办法再撑下去了。”范先生在电话中说,自2002年开厂以来,物流成本、人工成本,基本上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比例增长。《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人工成本大概又要增加10%。范先生说,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又不稳定,接单是美元,卖出去又是人民币,现在汇率经常变,这对生意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在东莞,约1000家制鞋企业中就有200-300家倒闭。”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说,东莞只是珠三角的一隅,广东制鞋企业主要集中在东莞、惠州、广州、鹤山和中山,总共有5000-6000家。近一年来关闭的大中型鞋企已超过1000家。在鞋企较集中的惠东有3000多家鞋厂,最近两三个月内,中小型的制鞋、鞋材厂就关闭了四五百家。范先生称,现在暂时没关闭、撤离的中小企业都是在死撑。  关还是搬?“内伤”是根本  “关还是搬?《劳动合同法》只是促使我们尽快下定了关门转让的决心。”广州花都区新华镇清布村南阳庄一中小型制衣厂的负责人姜生,也在网上挂出了转让信息。“没有谁愿意走,但没办法再撑下去了。”姜生在电话中说,这句话是现在不少关门转让企业负责人的心声。鞋企、制衣企业的溃退,范先生和姜生都认为,致命的还是企业长期以来的“内伤”,《劳动合同法》只是一个导火线而已。珠三角的很多中小企业一直都采取“低成本、低利润”的生产方式,利润本身就不高,随着原材料、工资、水电、厂房等成本飞速上涨,再维持下去肯定很痛苦。  据姜生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现在他所知道关门、迁离的企业数量很多。“中小企业关门的多了,肯定要影响整个生产链,还将带来部分配套产业的中小企业关门。”姜生在电话中说,中小企业关门后,附近餐馆也没人去吃饭了,也得关门。  专家说法  逃避不是办法 革新技术很重要  “‘用工荒’、‘关门潮’这些都是珠三角企业历史上积累起来问题的总反映。”四川省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陈井安说,广州、东莞等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在运作,依靠大量的廉价农民工来获得剩余价值。出现“用工荒”、中小企业纷纷关门的浪潮,主要是因为现在紧缺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一种资源,无保障、低工资已经无法吸引农民工了,加之原材料上涨、《劳动合同法》增加用工成本等一系列的变化,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肯定就面临着生存的难题。  “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要生存,必须进行技术革新,加快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换代。”陈井安认为,长三角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出现珠三角企业的 “用工荒”等问题,主要是长三角在起步时并不是全部依靠农民工,长三角企业一开始很多发展的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比珠三角少。企业关门撤离潮、“用工荒”是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一定时期必然出现的阵痛,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招商引资时,做好产业引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度过这个时期后就能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