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鞋企低谷 供应商也受牵连6月或洗牌

来源:2012/5/10 15:50:00分类:
15:50
热门跟帖

   据记者了解, 目前东莞鞋企利润降到仅有7%左右,不少鞋企更是感叹订单少得“不够塞牙缝”。 招工难、成本上涨已是被炒了又炒的话题, 但对于东莞制造业老大之一的鞋类行业来说,却仍然没有寻找到解决的方案。


  近期, 网络热传东莞倒闭企业名单,里面列举的东莞45 家倒闭企业中有12 家是鞋厂。有业内人士则透露,去年倒闭的鞋企远远不止这个数目。有业内人士预测,受劳动成本上升、原材料上涨、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6 月鞋业或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鞋企利润降到7%


  “鞋类企业很难。”在东莞南城胜和广场英国next 鞋业公司上班,已在鞋子行业做了十多年的向先生,一语道破了鞋企目前的状况。


  他告诉记者,鞋类企业不好做,说到底是成本问题。以出口的鞋子为例,一双PU 女鞋,价格在7 美元左右, 按照1996 年以前的汇率是56 元人民币,而现在的汇率是42 元人民币,相差了十多元。而1996 年的底薪是300 元,工人的月工资大约900 元。现在的底薪是1100 元,工人工资大约是3000 元。劳动力成本上升了, 鞋价没有上涨,利润只能压缩又压缩。


  东莞市伊达鞋材是一间小微企业,公司总经理徐勋海告诉记者,受欧债危机影响,很多鞋厂不好受,以前鞋子出口到外国,外国的企业会先去银行贷款付款,现在则贷不到款,只能卖一部分鞋子给一部分鞋子的钱,来来回回,作为加工方,东莞的鞋企的资金链就受到了考验。能撑的继续撑着,不能撑的就直接倒闭。现在鞋子的利润剩下7%,比早几年的20%降了六成。徐勋海感叹,“现在老外都很精明, 把成本核算得很清楚,给你赚多少都算好了才过来找你做生意, 你不做,还有其他人去做。”


  铭宏鞋厂做外贸鞋子有十年了,该工厂的老板陈海平告诉记者, 从2008 年以来他基本没赚到钱,去年还亏了100 多万元。今年乐观估计会好一点,“因为订单比去年同期多。不过有些同行则比较难过,如厚街奥某鞋厂,2 个月内被以100 多万元的价格转手两次。”


  目前只能拼血本


  信贷、成本、订单,成为鞋企今年必须面对的新“三道坎”。


  记者从东莞市工商局了解到,东莞市的鞋子制造企业目前2854 间(内资一间,生产制造317间,个体2536 间)。至于去年倒闭了多少间,工商部门并没有统计。不过记者在东莞阳光网阳光社区看到一份“2011 年东莞企业倒闭名单”, 里面列举了东莞45 家倒闭企业, 其中有12 家是鞋厂。而有业内人士则透露,去年倒闭的鞋企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很多鞋企是发完工人工资后关门大吉。被列入名单的鞋企算是比较大,加上老板卷款走佬,造成比较坏的影响而广受关注,如比较轰动的万某鞋厂和新某鞋厂, 老板卷款走佬,工人集体到政府部门讨薪。记者看到,该名单贴出来后,点击数量达到9857 人,很多人还在后面跟帖,继续把倒闭的鞋厂贴出来。


  该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很多幸存下来的鞋厂都是以“熬过今年或许会更好的心态”继续砸钱经营,现在拼的都是血本,看谁扛得久。


  向先生说,这几年以来,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 最大的压力来自成本上升。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比较快,成本上去了,产品价格却因竞争激烈无法大幅提价,成本难以转嫁,利润受到严重挤压。


  订单少得“不够塞牙缝”


  订单问题是更多企业头疼的问题。“现在的订单非常少,都不够塞牙缝。”鞋企老板张先生说,他的工厂今年基本没接到什么订单,6 月份以后的订单基本没有。


  同样,深圳把工人底薪调高也冲击着东莞企业老板的神经, 在2 月份东莞市的外商茶话会上,不少企业代表提出,希望东莞市政府尽快出台措施,稳定劳动力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鞋厂老板表示, 这种困难实际上这几年一直存在。只是在当前这个特殊环境下,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他在之前就开始放慢了利润薄的订单生产的步伐,以确保资金链的延续。


  供应商也受牵连


  鞋厂不好,作为供应商也非常不好受。


  何伟(化名)原本是东莞厚街某展皮革公司的股东,今年刚刚转型投资新型环保涂料,问及为何转型,他表示,他和朋友从2008 年一直开贸易公司,以前一年赚50 万元,作为股东,他可以分10万元左右,不过前年,一个客户(道滘的一间鞋厂)突然倒闭,老板欠下他的8 万货款逃之夭夭,他只好哀叹流年不利。本以为去年会有起色,没想到厚街客户另一家鞋厂的老板同样欠下一屁股债逃之夭夭。在没收到6 万货款的同时,他用6000 元元的价格把自己的股份转卖给别人,一咬牙转行了。


  专家:6月或临新一轮洗牌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莫安达曾对鞋企做过调查,他说,现在鞋企普遍不敢接长单,因为市场不稳定,企业最怕的是做好了对方没有钱给, 或者是做好了对方不要了。大多数鞋企都是自保的心态,日子能过就行。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一直对珠三角企业非常关注, 这段时间他也在研究东莞的鞋企,他表示,按照目前的状况,东莞的鞋企确实很有可能在6 月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林江表示, 目前鞋企的状况非常微妙, 之所以说微妙,是因为鞋子可以给中国企业加工,也可以给越南企业或者印度的企业加工,订单有不确定性。但另外一方面,只要需求还在,鞋企就会有订单。虽然这些年东莞倒闭了不少的鞋企,但“我们去欧美考察的时候,发现很多价位比较低的鞋子都是中国制造。”一些鞋厂没倒闭却处于半歇业状态,有些大厂则处于收缩状态。


  林江说,目前鞋企的订单普遍都不高,有一些订单人家算好能赚多少再给企业做, 而企业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如果不接订单,企业马上倒闭,接了,赚不到钱,订单不多也会陷入死亡。有些鞋厂不敢接订单,不知道下一步如何是好———增加人手, 如订单不可持续, 就没办法维持;但如果再删减人手,赔偿给工人的钱可能更多。所以有些企业不是没有订单,而是有订单不敢接。


  劳动成本上升,原材料上涨,人民币汇率上升,这些因素叠加,东莞鞋企6 月或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