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伟,晋江远通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足下登“布鞋世家”的掌门人,一个用战略做文化的人,一个对品牌文化有着独到见解的人,一个打算将足下登乃至整个布鞋文化都传承下去的人。
“我们可以卖一件商品,但卖一个品牌,就必须卖一种文化,只有文化才能代表品牌传承下去。我希望,足下登卖帆布鞋、卖高品质,卖流行品牌设计、卖潮流文化,卖到最后,实际上卖的就是一种品牌价值观。”对于自己的品牌,李华伟如此定位。
唐·舒尔茨给了他更广的视野
李华伟,四年前记者从大学毕业后第一个接触的企业家,接下来,采访与被采访这样的关系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最近一次无意闲聊中得知他竟然是自己的同门师兄,他现就读于厦门大学EMBA2010年中美班,并刚从世界著名的美国西北大学凯洛克商学院游学归来。
在经过一年EMBA系统学习后,李华伟对此次游学印象颇深,一些在中国课堂布置的作业内容,用老外眼光重新阐述,总会有另一番新解答思路,特别是在他第一次坐下来聆听世界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他告诉记者,父亲做了一辈子布鞋,自己从毕业回来跟布鞋打上交道,一晃近10年,这其中,无论是布鞋行业的起伏,还是企业和品牌的若干调整,他都坚持着往布鞋世家这样的一条道路走下去,但是足下登布鞋世家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继续前行?
进修学习、游历考察、听名师讲座,或许都能引发在黎明前夕摸索前行中的李华伟的些许思考。“每一个东西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那么,每一家企业发展繁荣势必有它专属的成功路径。我们要善于总结优势,强化弱点,究竟跟竞争对手的差距在哪里?究竟什么样的战略规划会最适合企业?我们需要一个专业外协为我们诊脉治疗!提炼出最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据透露,李华伟正和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进行洽谈,该院附属的咨询管理机构或将有望成为足下登的最新智囊团。
在这个智囊团进驻企业后,将对足下登品牌运作的几大模块进行重新梳理,其中核心任务是为其确定企业战略规划和商业模式,挖掘出足下登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点,也就是经营模式归纳总结执行。
“我一直认为,一个企业经营模式要提早规划,有了一个切实远景,一个有根有据的经营模式,就像在一个画框作画,不仅让我们看见未来的布鞋世家是如此规划,还能在最大限度上规避很多行业风险;而另一方面人才的培养,企业文化的构建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积累,提早构建是在为未来的上升准备一个阶梯。”
期待龙头企业入驻布鞋细分市场
近两年,圈子里的人都知道,运动鞋市场相对低迷,不少中小品牌的生存状况不是很理想;与之相对的,布鞋市场则迎来了较为不错的发展态势。常理下,大家都觉得李华伟应该做得风生水起才对,不过,李华伟总一笑置之,这两年自己一直在“撑”。究竟这个“撑”透露足下登甚至整个布鞋行业什么样的心声呢?
“前两年做运动鞋,如今,缺乏潮流、时尚,市场都在往布鞋倾斜,市场就像炒股票那样,如今市场确实还不错,但制造成本攀升、单价普遍低廉等,布鞋其实不好做!整个行业少了像匡威那样的布鞋文化。”
李华伟告诉记者,做布鞋这行的人才特别少,这将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发展的瓶颈。别看运动鞋和布鞋感觉上系出同门,实则在生产工艺、开发设计上,甚至在终端卖场、商品组合及市场开拓上均有着天壤之别,布鞋行业就不可能嫁接现成的人才。在足下登,一个小版师都需要自己培养起来,更何况那些做品牌的营销人才呢?
所以,“足下登一直靠自己的力量在努力培养人才,但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人才体系让我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不过,我又没有办法不这么做。只有先保证了生产开发优势,才能再谈品牌发展!”这就是他一直强调的那个字———“撑”。
此外,李华伟坦言,足下登也一直在做布鞋市场的文化积累和铺垫,但却独木难支。毕竟有了开发生产基础,能让东西卖出好价的还是品牌,品牌就需要文化,“把布鞋市场的文化基础打牢打实,我和足下登一直在努力。不过,我更希望有大企业或投资人看到足下登的文化积淀过程,看见整个布鞋行业的蓬勃生机,他们能牵头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规范布鞋行业的同时,为整个行业增添更多的新鲜血液,不仅是资金,还有人才,甚至文化。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仅仅是这片市场潜在消费者多,还有更多的文化、生活方式、时尚理念可以挖掘。”
尝试迷你综合店
为了能把足下登“布鞋世家”的口号叫响,这两年,李华伟带领下的足下登也上演了一场几近疯狂的跑马圈地,让他很疲惫,不过也颇感欣悦,足下登特色的迷你综合店已生根发芽,长出了自己的布鞋文化。
“举个例子,我们足下登做了二十多年布鞋,有开发优势,更有生产优势,只要把品牌做起来,价格才能卖上去!可做品牌就必须要有终端专卖店来配套,换句话说,终端网点不仅是一个企业销售业绩增长的重要工具,更是一个品牌文化的窗口。消费者购买商品,与品牌的首次亲密接触总发生在专卖店里吧!”
道理很简单,不过首先摆在李华伟和足下登面前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终端门店成本过于高昂与布鞋产品系单一无法支撑整体专卖店形成了强烈反差。也就是说,经营利润无法支撑终端运营成本,终端网点的存活率普遍低下。
很多代理商向总公司提出了上其他品类鞋款的要求,甚至有一些在当地市场已小有名气的零售商还希望足下登能尽快完善其服装产品线。李华伟采纳了前者建议,将板鞋、休闲类鞋款按照风格主题进行整理,设计出一种小型迷你综合鞋店,类似于Nike、ANTA潮流店这样风格的终端网点。
他表示,未来鞋行业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小店铺+精产品+强文化”的形势,匡威、李宁就是最好的例子。小店具有其他店面不具备的优势。首先,迷你店的投入门槛低,有利于企业招商;其次,经营风险低,投资回报快,便于抢占市场空白位置;再次,迷你店表现精致,产品丰富。加上独特的“布”品牌文化,精确的市场定位,足下登将卖产品卖品牌卖文化。
李华伟回忆道:“我经历过很多牌子推出一种概念,一种生活方式,红极一时却又很快地衰落倒下,最终默默无闻。其实这都是经营模式问题,同时缺乏市场文化的铺垫,人们根本没有这种预先的一个认知积累过程,必定只是对你的品牌看个热闹。”
为此,足下登将坚定地要把布鞋市场的文化基础打牢打实,未来的布鞋市场,品牌必须要抓住年轻消费者。这要求企业要启用年轻团队,要培养自己的年轻人才,用年轻人的视角设计产品,用年轻人认可的文化方式进行品牌模式的经营。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