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出台 广东用工渐别廉价时代

来源:新华网2008/3/22 0:00:00分类:
标签:新劳动法
00:00
热门跟帖
    广州未来劳动力缺口有扩张之势,指导就业的“春风行动”持续到4月底。     大班桌上堆满书包、旅行包,老板娘有气无力地抬起头:“招不到工,哪里找人干活。”     老板陈冠洪说话更直白:“做袋就是赚廉价劳动力钱,利润空间很小,现在物价涨了工资高了,《劳动合同法》又来了,世道更难了。”     2月的最后一天,陈冠洪开的这家60多人规模的工厂,仍只有十来个人上班。门口张贴的红纸黑字招工海报,已被春雨打褪颜色。     招工难,不只是陈冠洪的个别遭遇,记者走访花都狮岭镇,有工商登记的皮具皮革厂加上没有登记的大小作坊,起码有上万家。其中八成和陈冠洪的工厂一样冷清。为此,劳动部门展开的指导就业的“春风行动”比往年延长,将持续到4月底。     工人难招,症结何在?是今年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所致,还是另有原因?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经济学博士丁力表示,今年春节后广东招工的特点至少可以表明一个趋势: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已成为过去式,珠三角吸引优质劳动力的竞争力减弱了,劳动力被分流到长三角、京津唐等地。      40多岁的陈冠洪是土生土长的花都狮岭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皮箱、包袋行业,买料、开料、制作、打包、销售,全部一手包办,终于,他开了自己的工厂。因此,他深谙“做袋是赚劳动力钱”的道理。      老板焦虑     订单来了却不敢接     周而复始的节后招工难,陈冠洪已习惯。今年春运遇雪灾,他把开工日推迟到农历正月二十,结果到了这天,除了几个老员工,其他人都没回来。陈冠洪急了,只好贴海报、叫员工找老乡,订单来了也不敢接。     招工难,不只是陈冠洪的个别遭遇。花都狮岭3000家办理工商登记的皮具皮革厂,加上没有登记的大小作坊,起码有上万家。它们绝大多数和陈冠洪的工厂一样冷清。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介绍,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从2月中旬开始,逢周三、周六、周日举办进城务工人员专场招聘会。张宝颖留意到,即使是周三的招聘会也有超过200家企业进场,外来工回流速度放慢,企业用工需求远胜往年。为了保障岗位和人员供需平衡,指导就业的“春风行动”决定持续到4月底。      熟手暗喜     薪水涨了工好找了     与工厂的冷清不同,阳光路的狮岭劳务大市场却是红红火火。几十辆接送工人进厂的车堵在门口,农村也塞起车来。阿芳穿着小夹克、束着漆皮腰带,挽着丈夫的手悠哉游哉地找工。阿芳是广西梧州人,在惠州工厂做了十多年,春节后第一次来广州打工。小两口在花都租了房,没有工作,却不着急。“我们都是熟手,找工不难。”     33岁的河南人李永保本来决定今年不回广州的。年初,他踏上了回河南的列车:他打工的鞋厂倒闭了,离开广州的那一刻,他几乎下定决心2008年要在家务农。      怎料,农历正月十五刚过,前鞋厂同事的一个电话动摇了李永保年前暗自许下的“决心”。“老李,今年招聘提前开始啦。工资挺高,可还是招不到人,你的一门好手艺可别在家种地浪费了。”      “当年鞋厂机修工是非常重要的工种,仅次于配料工。”李永保激动起来,他最终还是又来到广州。拖着行李直接去了免费的招聘会,一家化工企业招机修工,起薪2000元,李永保信心大增,表示“还要考虑考虑”。     按照李永保们的判断标准就是——今年薪水涨了,工作好找了。      问题背后     企业缺的其实是钱     “800元,谁干啊!你们肯定请不到人。”招聘会上,一位40多岁的贵州大婶不留情面地“训斥”某酒楼招聘负责人。该酒楼招聘服务员、清洁工、洗碗工等50多名,设摊招聘两个星期,还是没达目标。旁边,海珠区某通讯设备公司招普工,同样无功而返。招聘负责人还专门拉着记者说:“报纸上都说新入职工人薪水就有1160元/月,太高了,企业哪里负担得起,求求你们别炒了。”     “问题的本质显现出来了,这企业缺的不是人,而是缺钱。”张宝颖说。     陈冠洪告诉记者,做袋都是计件工资,每个袋的人工成本已升到0.6元,而一个袋的利润只有0.8-1.0元。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对252家企业、18.2万劳动者调查发现,企业给新入职的员工开出的平均薪价为1160元/月,较去年同期的1024元/月上升了136元,涨幅13%。     粤港澳台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导师张建武也认为,1160元月薪在广州只能维持个人基本生存,“一旦拖家带口,既要照顾老人又要供孩子读书,肯定不够。”企业不能拼命压低工资要效益,要从技术上、管理上要效益。     而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经济学博士丁力表示,今年春节后广东招工的特点至少可以表明一个趋势: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已成为过去式,珠三角吸引优质劳动力的竞争力减弱了,劳动力被分流到长三角、京津唐等地。丁力认为,珠三角对农民工吸引力减弱跟多年来宣传珠三角遍地血汗工厂有一定关系,其次,珠三角应该更加善待农民工,“今年雪灾虽然各方共同努力渡过难关,但客观来说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关事件。”      新法实施     部分民工仍蒙查查     《劳动合同法》这部新法,已实施3个多月了,关于它的争议一直都未曾断。但现阶段它所带来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大。     记者调查发现,在花都狮岭的皮具皮革行业中,工厂再怎样急着招工,也不会和工人签合同;工人再怎样不愁找不到工作,也不会提出购买社会保险。行规似乎大于法律,意识没有转变。     陈冠洪说:“我们怕《劳动合同法》,但更怕实施起来不三不四。”言下之意,这部新法在这个地区还没有真正执行起来。他说的“不三不四”,是怕政府执行新法时,对个别效益好、纳税多的企业有偏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一些中小企业则抓得很死。至于社保,陈冠洪说,“不是我们不想给工人买社保,实际上,你让他们自己另外多掏10块钱,他们也不愿意。”      李永保们不知道什么叫产业转移,也不知道今年找工的这些变化,跟一部旨在维护劳动者利益的法律实施有关。他表示,对《劳动合同法》只是听过。“那么多字看得头晕。再说真要去劳动局告状,一折腾几天没了,还不一定有结果,不如用这时间干活呢。真不爽了,就回家种地。”李永保有家里的几亩地保底。      来自劳动部门的有关数据显示,外来劳动力补充本市用工缺口的补员作用趋缓,广州未来劳动力用工缺口有扩张趋势:2007年末,纳入广州市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就业的外来流动人员达172.2万人,比2006年末的160.7万增加11.5万人,增幅7.2%。增量较2006年缩减1.8万人,增幅下调1.9个百分点。      ■最新调查     一成制造业或搬离广州     调查显示,六成受访企业预计利润将下降2%-8%      制造业用工成本     2008年预计占总成本的30.99%      2007年占总成本的28.38%      2006年占总成本的24.94%     ——数据来自调研报告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广州企业和对劳动用工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广东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受本次政策调整影响较大的服装、纺织、塑料原料及制品、家具、旅行用品及箱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发现,一成制造业或搬离广州。     调查发现,退税新政实施五个月以来,接受调查的48家企业中,19家企业已受到即期冲击,企业利润降低3-10个百分点;9家企业表示目前暂无影响,但预计3-12个月后会受到直接冲击;8家企业表示“生产结构在此前已调整,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没影响”。12家企业对数据保密。约六成受访企业预计,企业经营成本将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利润降低2%-8%。     企业表示,由于部分行业给了一定的过渡期,而部分行业上半年剩余退税额可以过渡,因此2007年下半年政策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但2008年后冲击不可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一成(12.5%)企业表示考虑会整体或部分搬迁,这些主要是外资或合资企业。他们表示:地区最低工资水平和社保费率增长较快,用于改善职工福利等投入增加,导致用工成本上涨压力较大,而迁移至印度、越南等地区可适当减轻人力成本压力,同时也可减少国际原材料采购成本。     据统计,48家调研企业中,用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平均占总成本的24.94%,2007年占比28.38%,2008年预计将上升到30.99%。     分析指出,在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本地用工成本上涨三重压力下,广州企业用工策略将出现一定幅度调整。除技工需求略升外,普工出现一定缩减,管理人员也不能幸免,将会被列入精简名单。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