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服装面料 引领行业发展

来源:2012/8/1 9:56:00分类:
标签:服装面料
09:56
热门跟帖


  7月24日—26日,浙江正凯集团副总汪春波带队赴美国纽约参展。


  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萧山服装面料产业能否继续领跑行业发展,抢占新的市场制高点,这一切仍旧未为可知。然而,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靖江许多服装面料企业的老板都一直向我们传达着一个积极信息——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萧山不少服装面料企业主表示,萎靡不振的市场大环境的确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恶劣的经济形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能会助推服装面料整个行业的新一轮大“洗牌”。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下,企业与其坐以待毙,苦苦等待宏观政策的垂青和市场形势的好转,不如在逆境中不断摸索,寻求新的发展曙光,且行且思量。


  事实上,如今在靖江确有一批服装面料企业正在逆势而上谋出路,他们立足企业发展实情,通过扬长避短一步步探索,走出了颇具特色的发展新模式。


  树品牌拓业务,增加产品附加值


  跨进杭州华莺纺织有限公司,办公楼大门上镶嵌着一只振翅欲飞的蓝影白鹰,公司总经理卢轲轶告诉记者,“扬鹰”是公司的主要品牌,曾多次获杭州名牌产品称号,“树立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是华莺逆境谋出路的关键之选”。


  那么,如何打造过硬的企业品牌呢?华莺的第一步是,用科技创新研发高端、优质产品。据悉,华莺建厂以来一直坚持以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为发展原则,公司的研发中心在2005年被评为杭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有一支由二十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和国内纺织面料专家组成的高素质产品研发队伍,先后开发了蒙特斯呢等4个省级新产品,其中蒙特斯呢经浙江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测试,产品织物手感丰满、柔糯、挺括、弹性好,在当时属省内首创。


{page_break}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华莺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得了突破口,通过抢占新技术,从市场巨大利润中分得了一杯羹。然而,正如华莺常务副总陆军所说:“当我们研发出一种新的面料时,起初确实会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但是纺织行业不同其他,即便申请专利保护了,仍然难以避免其他企业的一哄而上,一旦产品出现同质化,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应就会减少。”


  除了这些,名声在外,这就是华莺品牌打造的第二步。卢轲轶表示,如今“中国服装面料名镇”已经落户靖江,这对靖江的服装面料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于企业来说,要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必须还要做好内功,使行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来靖江下单。


  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档次,通过宣传平台让企业拥有良好声誉,是华莺营造企业品牌打出的组合拳。


  谈及华莺未来的走向,卢轲轶信心满满,他表示,华莺纺织仍然将以纺织为主业,树立自己过硬的品牌,力求做精做专。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卢轲轶是一位海归创二代,他对新加坡的企业经营模式很认同,他说:“我希望未来的华莺也能像一些新加坡企业一样,虽小但颇具市场竞争力,虽小但经济效益好,虽小却员工归属感强,虽小却社会信誉佳。”


  先人一步,打造夕阳产业中的朝阳产品


  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大型企业可能仍能凭借自身扎实的市场认可度、长期积累的人脉和信誉以及较为充裕的资金渡过难关。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论是在生产装备、营销能力还是劳动力资源上都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即便一点点小的波折都可能导致企业的沦陷。


  那么,中小服装面料企业如何避免在市场“洗牌”中被淘汰?


  杭州兴农纺织有限公司在当前外贸形势整体下滑的趋势中,仍能保持出口不受影响。该公司总经理王亮表示:“我们公司虽然80%的产品走外贸,出口欧美、日韩,但是欧债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位于靖江的兴农纺织规模并不大,是什么让这家企业在哀鸿一片的当下,仍然底气十足呢?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制约服装面料行业发展最具可能性的瓶颈在于产业自身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对于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一缺陷在发展过程中尤为明显,“正是瞅准了这一点,兴农纺织才果断走产品转型之路。”王亮告诉记者,兴农的制胜法宝是先人一步,挖掘夕阳产业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品。据他介绍,发展至今,兴农在产品转型上历经了两个阶段,1998年从纯粹的生产服装面料转向装饰布料的生产,到2003年,公司又从装饰布料转向无纺布。


{page_break}


  无纺布就是王亮口中的朝阳产品,与其他面料不同,无纺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其实不属于传统布料,它因为环保、科技含量高,所以在欧美市场非常流行,目前无纺布生产的家用卫生材料则属于欧美人生活必需品。因此,欧债危机对我们的外贸出口影响不大。”王亮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比如,你现在收入减少了,决定要缩减开支,但肯定不至于连卫生纸、擦拭布这些日常品都不用吧?而这些东西又是易耗品,需求量不会锐减。”


  据王亮介绍,目前兴农共有3个无纺布生产项目,去年无纺布产量大约有9000吨,产值有2亿元左右,今年预期与去年持平。且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于无纺布生产,去除利息和折旧利润率仍能达10%。


  当然,转型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的。王亮说:“每一步转型都伴随着阵痛,产品转型初期是最难熬的,一方面下游技术跟不上,另一方面市场又还没有完全打开。”在王亮眼中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预料到的,“虽然头一两年困难,但是由于看准了市场先机,所以公司卯足了劲不断改进技术,终于迎来了春天。”


  对于今后的发展思路,王亮表示,危机往往蕴藏了巨大商机,公司打算趁着现在欧元下跌的时机,从德国新购进一批最顶级的无纺布生产设备,“这时候购进设备相当于打了个折,会节省不少成本。另外,从订购到设备到位、投入生产往往需要一年的周期,到时候我相信全球的经济形势也应该缓过来了。”


  多元并进,向“百亿企业”进发


  面对目前国内服装面料行业的萎靡不振,以华莺、兴农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选择的是一条产品为王、立足本业的发展路线。它们用科技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强势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努力在全球市场赢得议价权,同时通过拓展面料产业链中的下游业务降低企业成本,最大限度的增加利润。


  与他们有所不同的是,正凯集团呈现给我们则是另一角度的权衡与思量。


  正凯是靖江服装面料企业中的龙头企业之一,自1992年创建以来,20年的风雨兼程,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纺织、新材料、化纤、房地产、国际贸易、高档会所于一体的大型现代集团企业,2011年实现50亿元的销售产值。


  在正凯看来,外部环境的不利似乎并没有让它放慢发展的步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正凯将2012年视为集团打造“百亿集团”的关键起步年,是实现集团公司中期战略目标的冲刺之年。在国内中小企业发展势头普遍较保守的时刻,正凯提出“百亿集团”的口号不免让人有所担心,但也着实振奋人心。


{page_break}


  那么,是什么让正凯有如此底气呢?这种坦然处之的底气源自何处?


  与其他几家纺织面料企业不同,正凯的多元化趋势十分明显且发展也较为成熟。20年的发展,正凯从一家纺织小企业,逐步成长为一家集多行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集团企业。可以说,在正凯选择多元化发展之初,它便已经有效地将纺织布料单一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分散开了。因此,面临纺织布料的不景气,正凯依然能底气十足。


  当然,多元化并非意味着放弃老本行,对于正凯来说,纺织面料仍然是基础,与华莺、兴农一样,正凯纺织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出路。


  正凯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兴来表示,正凯纺织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在“硬件”上,企业必须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产品质量的提升,赢得市场需求;二是在“软件”上,注重职工素能的提高,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


  正凯通过不断引进、研发新技术,力保面料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正凯纺织有限公已自行研发并获得国内领先产品7支,国内先进产品8支,荣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杭州市2008年优秀新产品新技术二等奖,并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流行面料企业等等,这些殊荣都是正凯强化硬件所取得的成效,也正是这些使正凯稳居行业的龙头。


  记者发现,大部分靖江服装面料企业在大局势面前,都能保持平常心,扎扎实实从苦练内功出发,静心等待好时机的出现。这种气度是否暗示着新的曙光即在不远处呢?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