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之所谓被称之为奢侈品,不仅仅是因其高昂的价格以及精美的做工,更是重要的是它拥有至高无上的尊贵服务。那么,一旦失去了尊贵服务这张黄金底牌,人们不禁问“这些嚣张跋扈的奢侈品大佬们还能在中国混几年?”
“售后服务”跟不上17000的高价
上海市民徐小姐反映:今年5月底,她在久光百货花17000元购买了一只赛琳(CELIINE)的包。没想用了一个月,包左右两侧的纽扣就坏了。 7月8日,徐小姐到久光百货专柜要求退换货,但对方拒绝,称只能免费维修,可对方给出的“修法”让人差点吐血。
另外,更令徐小姐郁闷的是久光百货相关工作人员称,包要送至意大利z总部修,且单个不送,须凑齐一批。估摸着算,凑齐一批至少得两个月。
记者了解到,除徐小姐外,还有不少市民对包括路易威登(lv)、赛琳(CELIINE)在内的众多大牌在华的售后服务均表示不满。
有网友反问:“奢侈品等既然在中国销售了,赚足了利润,为何在中国没有维修点?如果无法凑成一批,是不是永远无法维修?修两粒纽扣就需两个月,一年要有两三次,还让不让用了?” 面对17000元的包质量如此“脆弱”,售后又这副“德性”,实在是伤不起啊!
奢侈品在华为何只“售”无“后”?
据一份来自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消费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 126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8%。在上海,洋奢侈品品牌不仅悉数落户,且销量都不错。但与市场热度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大多数品牌的售后服务并不理想。
中国俨然已成为全球奢侈品第一消费大国,早已不是前些年的高端“小众”消费。而且,近年关于奢侈品牌服务不到位的投诉以及负面报道却屡见不鲜。
市民解先生告诉记者,年初在恒隆广场购买了一只价值37000元的香奈儿(拓展选址信息)(Chanel)女士手包,使用一段时间后,提手金属链断裂,缝线部位脱线。质量瑕疵如此明显,当解先生要求专柜保修时,对方竟称“无法确定是否人为损坏,需送到法国检测,需9个月”,反复交涉后,香奈儿也只是将检测的9个月时限缩短至4个月。
而对于消费者的检测或维修需求,往年一向注重服务的奢侈品给出的回应却总是“需要送到国外解决。”时限动辄数月甚至半年一年,让人感觉更像是用来敷衍消费者的“托词”。消费者若有不满,想要投诉,查114、搜遍网络,会发现这些洋奢侈品品牌居然没有服务热线。
无售后服务岂能称之为“奢侈品”?
上海市消保委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一现象。
据悉,不少洋奢侈品品牌在中国有分公司,但除了销售渠道外,没有售后机构、没有建立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没有维修中心、更没有与“三包”这样国内售后承诺衔接。不仅如此,这些品牌在欧美坚持的“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在中国得不到执行。既无售后机构,也无售后政策,那么,这些洋奢侈品品牌所谓的“全球联保”便成了空谈,售后服务也成了消费者难以享受到的“奢侈品”。
7月中旬起,上海市消保委开始重点约谈洋奢侈品品牌。但没有公开的售后渠道,消保委只能通过商场找专柜、专柜找公司的方式,找到这些品牌在沪的分公司。约谈电话打过去,常被“老板出国”、“负责同事离职”等借口“顶”回来。首批约谈的路易威登(LV)、Gucci、迪奥(Dior)三家奢侈品大牌,也仅来了路易威登(LV)一家的回应,约谈如此艰难,可以想像消费者若自行维权该有多难。
实际上,这些品牌在欧美都有十分完善的售后服务,为何到了中国就变样了呢?除了经营模式等客观原因外,漠视中国消费者权益和差异性服务也是重要因素。既然在中国销售,那么,建立完整的售后环节、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是厂商的责任和义务。
投诉,上海市消保委也表示,定会将“约谈”进行到底,以期促成这些洋奢侈品品牌整改。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