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女士是一家商场的收银员,昨天,她向本网记者反映:18号这天,我在专卖店买了一条裤子,回家后却发现吊牌和商标上的货号不一致,我怀疑这是专卖店故意做的手脚,换了一个价格更高的吊牌,是价格欺诈。
18号那天,孟女士逛到袁家岗中心城上城衣香丽影专卖店时,刚好碰到店里在搞打折活动,她进去看中了一条黑色的七分裤,“我就问了营业员,说裤子原价是399元,打4.9折,算下来196元。”孟女士说,她当时试穿了一下,觉得大小合适,就要了。当时孟女士还买了店里的一件吊带和一件外套。
裤子买回家 发现有两个货号
回到家后,孟女士又拿出裤子来试穿给家里人看,穿的时候感觉腰部有点擦挂,脱下来看了一下,结果看到腰部商标一端线掉了松开着,“我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难道是拆换了吊牌?”孟女士说,自己作为收银员的职业习惯,马上把吊牌和裤管里面商标(不是腰部的商标)对比了一下,这一比对,果然发现所标注的货号不一致,吊牌写的货号是1226042,而商标上的货号是1226056。“正规商品的话,这两个货号肯定是一致的,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吊牌货号比商标货号多了80元
孟女士后来去了店里,查询了商标上货号的价格,319元,比原来的正价便宜80元。“我听了更感觉是做了手脚,但店员给我解释说是厂家出厂就出错了,愿意将多收的钱退给我。”孟女士说,她不能接受专卖店这种解释,“如果我不是刚好知道可以对比吊牌和商标,那岂不是吃了亏也不晓得。”
昨天上午,孟女士拨打了12315进行投诉,工商部门已经受理了她的投诉。“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将这件事说出来,让更多的消费者在买衣服时,多留个心眼。因为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注意到裤管里面还有个商标,并且将这个商标和吊牌比对,就给商家一些做手脚的机会。”
商家说出错几率千分之一
昨天下午3点钟左右,我们拿着孟女士的这条裤子和购买小票去了这家店。“这个事情我们已经报到厂里去了,绝对不是我们换了的,否则我们也不敢往厂里报,现在只有等厂里处理,我们也做不了主。”工作人员说,可以随便看店里的服装,绝对没有这种情况,这种出错的几率是千分之一。“这个款式我们之前确实是卖的319元。”既然工作人员都知道这种款式的价格是319元,为什么在卖给孟女士时却说原价是399元,工作人员表示,这可能是他们的疏忽大意。
裤子的货号在裤管,衣服的在腰部两侧
购买时可与服装吊牌核对
我们了解了一下,无论商家出售的衣服和裤子,一般来说,都有两个商标,一个标注品牌和型号,主要在衣服的领口位置和裤子的腰部。另外一个商标则标注货号、成分和洗涤方法等,主要在衣服腰部的左右侧和裤子的裤管位置。
我们在商场里随机问了部分顾客,几乎所有的顾客都表示,平常买衣服只会看吊牌,确实不知道可以对比商标上的货号。“有的吊牌直接就用别针挂上去的,更是可以随便拆换。”孟女士说,不管这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出错,她都希望给大家提个醒,购买时注意对比货号。
我们从工商部门了解到,如果查实商家属于价格欺诈的话,除了可以对商家进行罚款外,消费者方面将会按退一赔一进行处理。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