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的男装生产企业

来源:2012/9/15 12:33:00分类:
12:33
热门跟帖
 

  车间 上衣口袋需20道工序


  在尼勒斯博士的陪同下,记者首先来到面料部,很快就被各种最新面料所吸引。技术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利用纳米技术处理过的服装面料,这种面料具备自清洁、舒适性等特殊功能。而旁边的免熨面料,不仅具有抗皱能力,还有“记忆”耐久性、绿色环保、保暖性好等功能。


  这些面料都出自雨果·波士公司的面料实验室。尼勒斯博士说,公司坚持把5%的年销售所得投入技术开发,至今已经有近1000项专利。比如,有消费者反映,吸烟者衣服上有难闻的气味,公司研究机构就开发出专门面料,让烟味自然消失;一般正装穿起来会有比较“硬”的感觉,公司就开发出成衣3层技术,外、中和里层用不同材料制作;此外,杂化纤维、导电纤维等新型纤维也成为研究主题。


  在生产车间,记者听不到隆隆的机器声,也见不到国内服装企业里一排排工人踩缝纫机的情景。据尼勒斯博士介绍,目前,德国总部只留下最重要的部门,而缝纫等基础工序已经外包给东欧企业。


  记者看到,雨果·波士公司的西服样板中心和CAD系统,可使样板排料图精确到2毫米内,还有比造原子弹精密度更高的德国缝纫机等设备。“所以,专业服装工艺师在这里被看成是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的灵魂人物。”


  高级工艺师舒尔兹告诉记者,一套Boss西装要经过制版、纳衬、裁剪等300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其中30至40道工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西服工艺的优劣也在于此。制作一件西服需要一周时间,仅上衣口袋一道工序就要分20多个步骤。记者拿起一套穿在身上,虽然面料就重达1.5公斤左右,但感觉就像穿一件衬衣一样轻盈。


  设计 中国服装缺少“看不见的美”


  目前,雨果·波士旗下有3个品牌:BOSS、HUGO和BALDESSARINI。“我们打破了一般服装企业按消费者年龄、职业等设计的常规套路,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设计。”雨果·波士公司的德国著名服装设计师拉兹费尔德说。


  Boss品牌的设计定位面向城市白领,分为3种不同颜色的标识,代表不同的生活需要:以正装为主的黑标系列、以运动休闲装为主的橙标系列和以户外功能性服装为主的绿标系列。Hugo品牌针对“创新者”,设计前卫时尚,并采用新型面料制作服装。Baldessarini品牌则为高档精致的西装系列,针对成功人士,采用最优质的面料,制作也最为精良。


  据记者观察,雨果·波士的设计风格建立在欧洲的传统形象上,带有浓浓的德国情调。同行的德国服装杂志主管安德烈博士分析,雨果·波士服装的3个品牌都有Hugo Boss前标识,只要提到其中任何一个品牌,人们自然会想到公司的其他产品,而且,还能提高手表、领带、香水等系列产品的收入。


 {page_break}



  针对中国的服装设计,拉兹费尔德提了几点意见。他认为,中国服装设计师由于过多地想表达“展示”意识,显得过于外露,反而缺少一种“看不见的美”。拉兹费尔德说,只要中国服装业界结合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作为服饰文化的主导,就一定能成为世界服饰文化的中心。


  销售 宁遭损失也不愿降级


  经过10多次检验,雨果·波士服装才会最终面向销售商。如今,公司在100多个国家开设有550多家专卖店,还被评为时装领域“最信任品牌”。


  在谈到销售经验时,公司销售专家桂多博士表示,“急功近利只会造成品牌的短命,品牌不可能靠广告创造。”所以,他们向全世界消费者销售雨果·波士的服饰文化。比如,在欧洲的各大面料展、服装展中,大力推广公司品牌文化,进而制造流行,并及时将产品从一些不适于最新流行形象的零售商那里撤出来,宁可遭受损失也不愿使品牌降级。


  桂多博士说,去年是雨果·波士公司的又一个发展年,当其他公司都在减员时,他们的员工却增加了1000多人。女装曾经是波士公司的老大难,但3年来却以每年40%的增长率发展。目前,来自欧洲国家的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2%。“相信几年后其他地区的比例会提高到50%。”尼勒斯博士说。


  中国 是“对手”更是“大顾客”


  在德国销售的服装中,每4件就有1件是中国制造。那么,雨果·波士公司是否把中国服装企业当作竞争对手呢?


  “中国既是竞争对手,更是重要的顾客。”公司董事长布鲁诺·萨尔茨自信地说,“中国市场一直是我们全球战略中最令人鼓舞的一部分。我们的时装在中国极受欢迎,在上海、北京、广州等30个主要城市中,雨果·波士已拥有近60家专卖店,四年后就会超过100家。不久,中国就将超过日本而成为雨果·波士时装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国。”


  萨尔茨还指出,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不利于共同发展。包括雨果·波士在内的服装公司进口中国质优价廉的纱线、面料,做成服装出口到中国,这是国际分工的需要。中国早已形成了一条成熟的生产供应链,拥有庞大的熟练工人群体。而且,中国本身就是原料出产国,可以做到产销一条龙的快速生产与品质控制。


  萨尔茨认为,针对来自中国服装业的竞争,外国公司应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以及在国外设厂等手段进行结构调整。


  雨果·波士是在创造服装


  雨果·波士(Hugo Boss)源于德国,是目前世界最知名的西装生产和销售商之一。旗下有3个品牌系列:Boss、Hugo和Baldessarini。


  1923年,雨果·波士在德国斯图加特以南30多公里一个叫梅青根的小镇上,用自己的名字创立了雨果·波士制衣品牌。早期主要以生产雨衣、工作服和制服为主。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推出高级成衣,并受法国品牌皮尔·卡丹的启发,针对德国中产阶层白领,生产价格适中的服装,获得市场肯定,知名度扩大到整个欧洲。


 {page_break}



  1972年,雨果·波士涉足高档时装界。


  雨果·波士的设计内敛典雅,没有矫情的细节和多余的配饰,质地和做工一流。如今,公司已由一家小家族公司发展成国际服装业巨头,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专卖店,还开发了女装、眼镜、香水、手表、鞋类和皮具等产品。


  欧洲服装业各有“看家本领”


  同样一件西服,欧洲品牌的价格要高出20余倍。欧洲高端服装企业的自信来自哪里?德国服装研究中心专家特普菲尔教授向记者介绍了欧洲服装业的“看家本领”。


  近年来,德国纺织企业通过业务调整和增加研发,已成为高科技纺织品领域的领头羊。由于抢占了市场空间,因而受全球服装业不景气的冲击较小,成为欧洲服装业成功的典范。


  同样,法国、西班牙等国也奋起创新,很多企业不仅生产抗皱西服、抗寒和绝热纤维等服装,还生产医用织物、消防服、道路和房屋保护层、汽车和飞机座椅等产品。在传统面料服装大量缩减的情况下,通过创新面料力挽狂澜。


  北欧服装业走的却是另外一条路。他们拥有纺织服装公司、品牌营销公司及品牌零售公司3类公司模式,然后以外包或通过外部采购的方式,进行全套生产或贴牌生产。


  东欧服装业则得益于低廉的工资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有“欧洲的缝纫车间”之称。此外,俄罗斯已成为不少西欧服装企业争相开拓的市场,原因是俄罗斯人会花收入的1/3购买衣服,而西欧人只花10%左右。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