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脑鞋流行于汝城的延寿乡、岭秀、小垣等几个乡镇,其中又以延寿乡制作的翘脑鞋最具特色。
翘脑鞋其形状如船形,鞋头上翘上翻,位于鞋尖处的鞋面上绣有鞋脑花,鞋后跟不缝合。在延寿乡流行的翘脑鞋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翘脑布鞋,一种是翘脑木板鞋。翘脑木板鞋适宜于雨天穿用,且适于女性穿用。
翘脑鞋制作的原材料简单,主要有樟木板、加工的牛皮、黑布、白布、旧布、苎麻线、桐油等。制作工具为:锯子、锥子、针、小铁锤等。
翘脑鞋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是焙壳。焙壳又分鞋底、鞋面的焙壳。制作鞋底的焙壳时,先把一张土纸粘贴在门板上,将一些旧布剪成大小不等的小布片用米糊均匀粘到土纸上,稍晒干后又粘上一层,最后一层粘上白布,共粘三层,用小铁锤锤紧、晒干。然后按照所需鞋的大小尺寸裁剪出来,待用。
鞋面焙壳的制作方法略显复杂。先取白布一块涂上米糊后把黑布贴到白布上,压平、压紧,并晒干,晒干后按鞋面裁剪待用。第二道工序是鞋底的制作。翘脑鞋又因鞋底材质不同有翘脑木板鞋和翘脑鞋布鞋之分。鞋底的制作比较简单。先把樟树板锯成2.5厘米的木板,然后晾干,按鞋底的图样,锯成鞋底。据当地瑶民介绍,用樟树板做的翘脑鞋底结实、轻便、还可去臭,防脚气。木板鞋的加工很讲究,鞋底造型要求鞋尖上翘,状如船形,在鞋底的脚弓处将樟木板锯成“ ∟∣ ”形,成两块活动的木板,呈半边马蹄形,拼在一起时便成了一块完整的木板鞋底。做成鞋后,后半块木板可自由的上、下移动,这就是翘脑木板鞋制作工艺的独特之处。木板鞋底加工好后,再把加工好的牛皮按鞋底图样裁剪出来。接着将裁剪出来的布鞋底1—2块用布包好,包边也挺讲究,最上层的布鞋底是块根据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的色彩的包边布,如是青年女子穿的鞋则用红布,老年妇女则用绿、蓝色布包好,其他的则用白布包好。包好边后用苎麻绳将鞋底反复数针扎紧,再依次将木板鞋底、牛皮做的鞋底,布鞋底1—2层,按顺序叠好,在整个鞋底的正面用铁钉牢牢地钉在一起,钉好后再用特制钉在木板鞋的反面钉上特制的铁钉(一个铁钉用两个脚),以免防滑。这样,翘脑木板鞋就做好了。
然后便是做鞋面。每只鞋由两块鞋面组成,缝合鞋面后,心灵后巧的妇女在鞋尖处的鞋面上用彩色线绣成象征福、禄的各种花的鞋脑花图案,并在周边还用红、绿、白、桃红等几种丝线绣成圆形,一层围一层,环环相扣,鞋口处用红色丝线装饰。最后将鞋底与鞋面从鞋尖处开始缝合,但鞋后跟不缝合,鞋做好后,再用加工的桐油将鞋底、鞋面刷上一层。打了桐油的鞋不会渗水,下雨天更不会被淋湿了。
千百年来,翘脑鞋在汝城流传并得以沿袭,已是汝城瑶族的文化形象。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