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20%企业倒闭”传闻背后的真相

来源:温州都市报2008/7/4 0:00:00分类:
标签:倒闭
00:00
热门跟帖
     温州制造业云集了全国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温州的低压电器、五金制品、汽车摩托车配件、陶瓷制品等在国内也都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温州制造的崛起就是中国制造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这些曾经红红火火的制造企业,现在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根据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调查分析,目前我市3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20%左右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状况,这意味着有6万来家企业正面临生存危机。今年3月28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这一消息后,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温州曾经是市场经济的最前沿,温州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温州模式,也是当下最具活力的民间投资的晴雨表。倘若温州制造面临危机,温州人该如何应对?           传闻形成的来龙去脉           日前,在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本报《财富周刊》联合举办的温州企业发展论坛上,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再次澄清了一则传闻,声明近期关于“温州中小企业20%倒闭”的说法不属实。             今年3月底,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温州制造,面临危机?”专题节目,周德文在采访中表示:“温州共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可能有20%左右的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    节目播出后,一些媒体纷纷对此进行转载或者再加工,刻意突出20%的概念,并以“倒闭”这个词替换“停工或半停工”。一时之间,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温州中小企业20%倒闭”经一些媒体渲染成势后,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周德文迅速上报《关于温州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状况的初步报告》,解释20%这一数据的来龙去脉,并分析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举措。           与此同时,市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反应,着手开展2008年一季度全市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据有关人士透露,这次调研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以我市各重点乡镇为单位,倒闭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最高为12%,最低5%。”并非之前盛传的“20%倒闭”。            周德文认为,这个统计工作中的素材,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他的观点,说明我市不少中小企业目前确实面临危机,“一般来说,企业只有走投无路才会倒闭,一些选择停工或半停工的企业正处于煎熬状态。”           传闻背后的生存危机           事实上,在“20%倒闭”的传闻来临前后,我市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的征兆,或多或少已经显现出来。            来自有关方面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市有超过20%的打火机企业没有销售记录。近年来,打火机行业企业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减,目前已从一年前的六百家左右锐减到现在的不到一百家。           市烟具协会会长周大虎对此忧心忡忡:“温州的打火机企业在一年的时间里倒闭了八九成,年初以来,还在生产的大概有三五十家,还有三五十家在硬撑着。”看着身边曾经的同行一个个相继倒下,作为我市打火机行业领军人物的周大虎心情颇为沉重。           市鞋革行业协会《2008年第一季度鞋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我市制鞋企业年初以来倒闭转产的企业有70多家。据协会内部人士透露,原本利润微薄的鞋企面临严峻的价格战,导致一些中小企业选择退出,鞋企从2003年的5000家,降至今年的2600家。一些企业转移到四川、福建甚至东南亚和俄罗斯;一些企业将资本转移到房地产、矿场或者股市,退出制鞋业;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抵制风险能力较弱,干脆选择停工。           我市鞋业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一家鞋企负责装配,所用的鞋跟、鞋底、鞋皮、鞋革、鞋机、附件都有数十家企业与之相配套,70多家停工转型的鞋企,将在整个产业链里产生放大效应。           市华祥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寅勇从事眼镜生产已有11年时间,他说,“产品利润越来越低,再加上资金回笼周期较长,如果采取停工,把生产资金放在银行里赚利息还合算些,但停工又不行,因为企业不转就会‘生锈’。”他的公司在全市眼镜行业属于中等水平,规模小些的企业日子更难过。           “不生产等死,生产早死。”瓯海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鞋厂老板这样认为,他说,目前正采取减产方式维持订单,等待形势好转。而当地一位鞋厂老板则忍痛关闭了企业:“在这个形势下,如果继续硬撑下去,搞不好会把老本都卷进去。”           在龙湾蒲州一带,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备感压力,一些企业招不到工人无法开工;一些企业开了工却再也接不到订单。以前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在一夜之间似乎彻底丧失,曾经红红火火的制造企业,现在的日子显得越来越难过。            减产停工的原因何在          “成本高,利润低,是所有鞋企面临的生存压力。”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说,特别是外销型企业,腹背受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高进低出”的压力。          “现在就连铁钉的价格也在上涨,每双鞋的利润只有0.6%左右。”市潘桥康泰皮鞋厂董事长黄加乐说,在瓯海区潘桥一带,内销鞋比外销鞋日子稍微好过些,再这样下去,不知会有多少家鞋厂关门。           打火机行业同样如此。在过去一年中,我市打火机企业锐减,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去年打火机的主要原材料锌、镍、白金、铜等价格大涨,原来的铜价是每吨2万元,现在涨到了8万元;锌价从原来的每吨8000多元涨到了4万元。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