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企业外移于内迁的利与弊

来源:2013/6/5 21:13:00分类:
21:13
热门跟帖

  从当年鹿王在马达加斯加建厂,到红豆在柬埔寨建立西哈努克工业园区,纺织服装企业向外转移的步伐从未停歇。但在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大军中,真正“走出去”的仍然屈指可数。多数企业还在权衡利弊:“在国外投资要了解当地的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情况,水深水浅难以估量。”这是尚未在外投资的企业心声。东南亚国家的成本优势毋庸置疑,但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业,要对劳动力成本和劳动效率做乘法,而并不能仅仅考虑人工成本。即便敲定赴外投资,时有发生的罢工,最低薪资的上调又考验着企业的应对能力。在张锡安看来,产业向外转移会否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是更深层次的忧虑。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印度业者明确指出,希望从中国的产业调整中寻求机遇,承接印染、纱线等较低附加值产品的贸易份额。尽管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的贸易比重约为36%,而印度只有4%,但在未来10年中,两国间的份额差距会缩减多少?与此同时,我国中低端产能的转移能否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步调相一致,这些都是未知数。


  如此看来,最优选择莫过于向国内中西部转移,既能保持产业实力,又能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那么,一些东部企业在为何不考虑在国内进行转移呢?前两年,上海的企业要转移产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安徽、江苏等地,但即便生产地点毗邻,人文环境差异、水电供应的不稳定又让这些企业挠头。真正开始进行生产了,有可能第一单按时完成,第二单就开始拖延交期。上海一家老牌国营外贸企业在近20年间关闭了40余家国内工厂,如今在孟加拉国设立了3个加工点。他坦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可以选择,他更希望政府能为国内转移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与政策支持,在国内进行生产。


  在泰国,由于泰铢大幅升值等因素,服装企业面临生产压力。目前,已有10家大型服装公司在邻国35个地方扩张生产基地,这些国家包括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印度尼西亚。为帮助纺织服装业发展,稳固产业实力,泰国政府提出“时尚泰丝”推广计划,此外还将法人所得税率从30%降为20%,以期降低服装业生产成本。虽然现在还未能看出泰国“产业挽留大计”的成效,但政府层面给予的支持,或许能让服装企业获得喘息机会。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