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国企目前所面临的“烦恼”

来源:2013/10/16 10:17:00分类:
10:17
热门跟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一羊绒加工大国和羊绒制品出口大国——“世界羊绒看中国”。集群的发展状况并不能代表个体,就好像谈论中国资源一样,资源的总量在世界上一直位居前列,可是一提到人均占有量就逊色很多。


  记者走访了几家羊绒企业,不经意地发现在羊绒企业中的国企有着许多共同的烦恼。


  烦恼一:形势所迫,身不由己


  北京埃姆毛纺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合资公司,销售经理邱宝权对记者说:“羊绒纱线和羊毛衫的利润黄金期已经过了,本来蓬勃发展的羊绒企业的健康问题会逐渐显现出来。埃姆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在目前大的环境下也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烦恼。”


  国企怎么可能会有压力?再不行还有国家照顾呢。但是“国企不死”恐怕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口号了,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即使是国企也是要自己去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以前,国家很支持羊绒业的发展,但今天纺织业的辉煌时期已经逝去,国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大力扶持了。国企也是一样,埃姆既是国企又是中外合资的企业,但是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享受其他私企、民企享受不到的待遇了。”邱宝权显得很无奈。


  在邱宝权看来,过去30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羊绒业也突飞猛进地发展,出现了一窝蜂般地投入羊绒业的状况,羊绒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但是好多都是重复建设。目前,我国羊绒加工企业多达2600多家。我国羊绒制品的出口数量是一种低水平的数量型增长,并没有产生质的飞跃。我国羊绒深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件,而国内外市场每年的总需求不足2000万件。这些都造成了羊绒业的产能过剩和质量低劣。但是前期的快速发展让业内都忽略了这些问题。


  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赵佐仙说:“2012年受欧债危机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明显放缓,我国经济增长也呈现下行压力。羊绒和羊绒衫的出口量也明显下滑,我国羊绒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每遇市场疲软之时,羊绒原料和羊绒制品的价格越跌越低,质量反而越来越好。这种竞争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中国羊绒业并非一直是健康发展的状态,一旦遇到经济形势的改变,前期快速发展所积累的矛盾就会爆发,会给羊毛也带来巨大的冲击。


  “如果真的要进行企业转型,我觉得我们没有什么好转的了,我们的设备已经是世界上很先进的了,我希望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邱宝权说。


  记者点评:虽然政府对于国有羊绒企业的政策扶持和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如以前了,但政府并没有放弃,而是放开,让羊绒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锻炼、成长,增强羊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烦恼二:成本增高,不堪重负


  成本、尤其是工人工资的连年上涨似乎已经成为常态。羊绒本身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人工资的上涨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规模较小羊绒企业来说,用工成本大部分集中在工人的工资上,而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讲,除了要考虑工人工资的涨幅,还要完善工人的福利待遇,解决工人的住房等问题,这些都是国有企业要考虑的,成为了国企的烦恼。


  “我们的羊绒纱线在国内主要销给那些中小企业,我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小型羊绒企业比我们要好过得多,埃姆作为北京的大型国有羊绒企业在用工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劳动保障法来进行,比如说保障工人福利的五险,这是必须要给每个工人上齐的,但是地方小企业就有很大的可能回避这些,或是由于当地政府的保护,或是由于自身的投机取巧。”邱宝权说。


  除了用工成本的困扰再有就是环保成本。环保成本是大多数纺织企业的心结。绒纺本身就是污染程度较高的产业,尤其是印染对于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加上规模大的绒纺企业已经形成从养殖到加工的产业链,因此从源头就要做好环保工作。


  邱宝权说:“中小企业根本谈不上环保,大部分的小企业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安装先进的达标的污水处理设备,这些设备动辄百万甚至千万,而国有企业向来是以规范闻名,必须要安装这些设备,否则就要停产。要知道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安装一套设备的钱很可能都能成为企业的救命稻草。”


  如果说环保所花费的高额费用让国有羊绒企业难以喘息,那税收也可以说得上是雪上加霜了。很多人想象中的国有企业应该是享受着国家最好贷款、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事实上并非如此。


  “30年前成立之初,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的外资企业,我们确实享受着税收减半等优惠政策,但是如今时代不同了,政府已经取消了对我们的税收照顾,就连贷款融资方面我们都已经不占任何优势了。自生自灭都快成为我们的缩影了,如果有足够的资金真的不想再做这行了。”邱宝权对记者倾诉了自己的心声。


  记者点评: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困难,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减免中小企业税收,鼓励银行发放贷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小型羊绒企业得到了扶持,更有规模以下的羊绒企业可以合理地规避税收,而大型国有企业似乎成为了政府的“弃子”。


  烦恼三:市场低迷,企业揪心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指挥着羊绒产业的发展,低迷的市场让羊绒企业萎靡不振,那些


  羊绒企业无论大小,无论国有还是私有都“在劫难逃”。


  “我们这两年行情很差,我们也没有办法转型,没办法走出这个泥潭,我们也很无奈。”三利集团的吴云峰主任说。


  吴云峰简短的三句话,道出了民营羊绒企业的无奈与无助。十多年前,人们对“三利毛线,好毛好线”这句广告词还耳熟能详。如今这个民营羊毛企业经历了从羊毛到羊绒再到“脱羊”的巨大改变。


  三利毛巾市场部经理韩丹说:“随着羊绒市场的日渐低迷,三利对羊绒的投入越来越少了,相反对于毛巾、洗染和棉纺的投入越来越多。”


  羊绒素有“软黄金”和“纤维钻石”之称,这种堪称“纺织品中奢侈品”的纤维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不被企业看好,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


  “羊绒制品进入商场或者专柜,卖一件要备8件,而且商场要从中抽取巨额利润,真正到企业手中的利润是很低的。加上销售速度很慢,产品周期长,企业最后一盘库都要关门的。”邱宝权说。


  面对着一个个发展的绊脚石,难道羊绒企业真的就没有新的发展出路了吗?事实真的像


  国有企业倾诉的那么悲观吗?


  赵佐仙说:“过去的30年我国羊绒行业的发展是靠低价格、低成本取得了现在的成就。目前全行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经济实力,拥有了在全球都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装备,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也比之前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行业由‘大’到‘强’提升的‘软实力’,应以此为起点踏入行业未来黄金30年的新征程。”


  记者点评:赵佐仙的话值得深思。羊绒企业作为制造业想要真正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认可重要的是做精做细。德国之所以堪称制造业大国并不是因为它的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多,而是它的制造企业都是在用心做产品。

❥发表您对此文章的看法,点击下面⇩ 【热门跟帖】

热门跟帖✎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全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首页
首页
资讯频道
新闻资讯
招商频道
招商频道
视频频道
视频频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